青年記者參訪日記 1 吹起公益風 愛心齊步走

王靖淇 |2014.10.04
1229觀看次
字級
以科技經濟產業起步的深圳近年積極朝向「愛心之城」發展,圖為第三屆中國慈展會現場。
在今年舉辦的第三屆慈展會,媒體界響應關愛行動,要帶頭將愛傳出去。

文/記者王靖淇整理、報導

深圳市政協副主席王學為在致辭中表示,深圳和台灣有很多共通點,都屬於移民社會,對於文化具有很高的包容性,在體驗營中,他向台灣青年記者介紹了深圳這座移民之城的風貌,希望參加活動的兩岸青年記者朋友透過這樣的交流產生更多共鳴。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深圳是大陸改革開放後第一個經濟發展的都市,從小漁村搖身一變,成為大陸的一線城市。其中蛇口工業區,是開放的發源地,一個指標性標語:「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影響深圳城市發展。

一九七九年一月三十一日蛇口工業區誕生,率先打破「鐵飯碗」思維,敢想、敢試、敢闖,解放思想,引領時代潮流。內地人對蛇口的印象是,它播下市場經濟的火種,孕育了企業家精神,催生了一大批知名企業和企業家,以及前領導人鄧小平揮筆題寫的蛇口「海上世界」。

晚上七時,深圳改革開放的標誌性景觀明華輪,靜靜地停泊著,錯落有致的酒吧、咖啡館洋溢著西洋情調,隨著優美的樂曲響起,深圳地區規模最大、效果最炫的開放式全景水秀開場。

以科技經濟產業起步的深圳,如今也開始注重社會公益的發展,期望未來能成為「愛心之城」,各種社會公益團體如雨後春筍般崛起,在地鐵會看到不少公益廣告,像是「親,來了就是深圳人」、「你今天做義工了嗎?」感受到中國社會企業的起步。

來參加體驗營之前,我們只知道深圳是個科技業、金融業發達,一個很有規畫的城市,參觀了慈展會後,才真實感受到深圳的公益文化和公益精神的面向。

像是九月下旬舉辦的第三屆慈展會,以「踐行友善,為中國夢實踐」為主題,以「蝴蝶」為吉祥物,據主辦單位介紹,此次參展機構,來自三十一個省市、自治區以及港澳台八百九十六個參展機構和項目。

主辦單位非常善用媒體,甚至是以媒體帶領公益,透過不同的方式進行以空間+活動+人為未來的公益目標,他們推動網上互動與自媒體,推動各種公益活動。深圳民政局侯莉莎副局長表示:未來五年,中國慈善事業發展將進入轉型關鍵期,公益慈善將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互聯網思維將深刻影響著慈善領域的思維方式。同時公益慈善的資訊化平台也打破了時間、空間和行業的界線。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