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大陸重視有著許多佛教文物遺蹟的絲綢之路,包括河南洛陽至新疆地區的各帝國都城、宮殿群、佛教石窟寺等,均升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圖為新疆吐魯番交河故城。圖/中新社
【本報綜合報導】習近平就任國家主席以來,除了佛教之外,他最常提到的是儒家思想。日前,他出席紀念孔子誕辰二千五百六十五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國際儒學聯合會第五屆會員大會說孔子創立的儒家學說,以及在此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儒家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習近平指出,當今世界,人類文明無論在物質還是精神方面都取得了巨大進步,特別是物質部分,如今的快速累積是古代世界完全不能想像的。然而,當代人類也面臨著許多難題。
「比如貧富差距持續擴大,物欲追求奢華無度,個人主義惡性膨脹,社會誠信不斷消減,倫理道德每況愈下,人與自然關係日趨緊張等。要解決這些難題,不僅需要運用人類今天發現和發展的智慧和力量,而且需要運用人類歷史上積累和儲存的智慧和力量。」習近平說。
習近平說,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富哲學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為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啟迪,可以為治國理政提供有益啟示,也可以為道德建設提供有益啟發。對傳統文化中適合於調理社會關係和鼓勵人們向上向善的內容,要結合時代條件加以繼承和發揚,賦予其新的涵義。
另一方面,如同在印度的訪問中所說,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也是事關各國人民幸福安康的兩大問題。世界各國人民都希望生活在祥和的氛圍之中,期盼戰爭、暴力遠離人類,也都希望生活在安康的環境之中,期盼饑餓、貧困遠離人類。
「然而,現實世界並不像人們希望的那麼美好,局部戰爭依然此起彼伏,貧困飢餓依然廣泛發生,連綿戰火、極度貧困依然在威脅著眾多人們的生命和生存,特別是許多婦女兒童依然在戰爭和貧困的陰影下苦苦掙扎。」習近平說,想到這些不幸的人們,心中充滿了同情和責任,國際社會應該攜手努力,一起來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
他說,今年三月訪問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大樓前的石碑上用多種文字鐫刻的一句話讓他印象深刻,這句話是:「戰爭起源於人之思想,故務需於人之思想中築起保衛和平之屏障。」他認為,在人們心中牢固樹立愛好和平的思想,這對實現和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而中華民族歷來是一個愛好和平的民族,愛好和平在儒家思想中也有很深的淵源。中國人自古就推崇「協和萬邦」、「親仁善鄰,國之寶也」、「四海之內皆兄弟也」、「遠親不如近鄰」、「親望親好,鄰望鄰好」、「國雖大,好戰必亡」等和平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