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館金閣樓生態池以翠鳥、紅鳩、大捲尾、白鷺鷥、白頭翁等居多,近日更飛來西伯利亞候鳥。圖/人間社記者慧延
佛館金閣樓生態池以翠鳥、紅鳩、大捲尾、白鷺鷥、白頭翁等居多,近日更飛來西伯利亞候鳥。圖/人間社記者慧延
【記者王靖淇大樹報導】佛光山佛陀紀念館不只是宗教聖地,更是賞鳥人士的私房景點,每逢秋季至春季,他們穿著迷彩服,用望遠鏡靜靜在樹林觀察,就為了凍結美妙的瞬間,讓更多人體會環保的重要。
社團法人台北市野鳥學會義工王培義說,佛館是高屏溪生態的延伸,擁有得天獨厚的地形,高屏溪孕育豐富生態,吸引許多低海拔鳥類,目前在佛館發現二十多種之多的珍禽鳥類;每日早晨與傍晚之際鳥類出現頻繁,在佛館樟樹林生態池常出見的鳥類,以翠鳥、紅鳩、大捲尾、白鷺鷥、白頭翁等居多,近日更飛來西伯利亞綠頭鴨。
佛陀紀念館長如常館長表示,每年吸引近上千萬人到訪的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可說是近年來台灣最夯的國際級觀光景點,在遊客絡繹不絕的背後,佛陀紀念館更重視生態環保,為響應節能減碳,佛館落實節能減碳的方案,也是第一個通過ISO50001驗證的宗教團體和國際博物館。
在佛館可以感受和諧的生態環境,鳥兒嘰嘰喳喳的對話,蝴蝶、蜻蜓無憂無慮的飛舞,處處可見艷麗奔放的九重葛,訴說著生生不息的生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