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有各種不同的形貌,不管貴鬼、賤鬼;美鬼、醜鬼;大鬼、小鬼,乃至有威德鬼、無威德鬼,或是多財鬼、少財鬼、無財鬼,不都是人間千差萬別的鮮明寫照嗎?圖/AI生成
文/星雲大師
有些鬼雖然凶惡,會傷害我們的性命,但是對於正氣凜然的正人君子,或是修持有道的沙門僧侶,無論如何凶厲的惡鬼,也使不出可怕的伎倆。俗話說:平生不做虧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門。外面的鬼不恐怖,內心的鬼才可怕。
有一位老和尚正在盤腿打坐時,有個鬼披頭散髮地跑來擾亂他,老和尚說:「哎喲!這個是什麼東西啊?怎麼披頭散髮、威儀不整,不好意思見人哪!」
鬼一看,不但沒有嚇著老和尚,反而被指正了一頓,趕快伸出長長的舌頭,現出青面獠牙的樣子,老和尚看了說:「這有什麼了不起!只不過臉孔青了點,牙齒、舌頭比我長一些而已。」
鬼一聽,還是沒嚇走老和尚,再變,眼睛沒有了、鼻子沒有了,甚至手腳也沒有,老和尚依舊若無其事的長嘆一聲說:「實在可憐!怎麼眼睛、鼻子、手、腳都不見了呢?」
鬼終於黔驢技窮,落荒而逃。老和尚看到鬼的可怕樣子,心中生起的是對鬼的慈悲,悲憫他為何得此果報。仁者無敵,在慈悲之前,一切的邪惡力量將遁匿無形。我們都以為人怕鬼,事實上,鬼一看到人總是要離得遠遠的,避到一旁。好比天上的飛鳥,地下的水族走獸,看到人類也會逃得遠遠的。鬼在白天不敢出來作怪,等到黑夜才出現,這就是鬼怕人的有力證明。所以縱然遇到了鬼,也不必驚慌,鬼只是和我們業報不同的另一道眾生罷了。
《幽冥錄》裡記載一位名叫阮德如的人,一天夜半起床如廁,在廁所裡看到一個身高丈許長,眼睛大如銅鈴,面容黝黑,身穿白色衣單的鬼,靜靜地站在呎尺之外和阮德如對看,阮德如看了,神閑氣定地笑著說:「人們說鬼的形象奇醜無比,面目可憎,今日一看,果然不錯!」
茅廁鬼聽到阮德如這麼一說,羞愧得面紅耳赤,隱然退去。可見鬼有時比人類還有慚愧羞恥心。人只要光明磊落,有善惡因果觀念,鬼是不敢侵犯我們的。
鬼道因緣果報
在什麼情形下才會墮落成鬼?鬼道眾生的因緣果報究竟如何?
《業報差別經》提到眾生由於下面十業,而墮入鬼道:
1.身作惡:身體做出殺生、偷盜、邪淫等惡業。
2.口作惡:口中造作妄語、惡口、兩舌、綺語等惡業。
3.意作惡:心裡充滿貪欲、瞋恚、愚痴等惡業。
4.慳貪:貪取妄執,不知結緣施捨。
5.妄求非分:不是自己分內的東西,而起覬覦非分之想。
6.諂曲嫉妒:諂媚邪曲,嫉妒別人比自己好,而起惡心。
7.起於邪見:無道德、善惡、因果報應,邪知邪見。
8.愛著不捨:愛戀執著心重,不能喜捨放下。
9.因飢而死:飢餓而死,成為餓鬼。
10.枯竭而死:如草木一般乾枯而死。
佛弟子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尊者,經常來往地獄探望鬼道眾生。在《佛說鬼問目連經》中,記載鬼道眾生與目犍連尊者的問答,從這些問答中,可以了解鬼道眾生因果受報的種種情形。
一鬼痛苦地問目犍連尊者:「尊者,我已墮落地獄,受種種痛苦的刑罰,為什麼我的頭還是經常疼痛欲裂呢?」
尊者回答:「因為你過去做人時,常拿東西敲打別人的頭,所以,雖然做了鬼,還要受頭痛的果報。」
另外一個鬼接著問:「尊者,我做鬼好可憐喲!沒有房子可以遮風避雨,經常露宿在街頭,為什麼我會生活得如此悲慘呢?」
目犍連尊者回答:「因為你過去出生在大富人家,別人要借宿你的房子,你卻百般刁難,給人種種不便,因此現在做了鬼,只好餐風露宿了。」
「尊者,我雖然做了鬼,但是我有很多的錢財。不知怎麼的,我還是習慣穿破舊的衣服,這是什麼原因呢?」又有一鬼提出問題。
「過去你在人間知道做善事,但是在布施之後,卻又生起懊悔心。布施的功德,使你得到富貴的果報,但是懊悔的念頭,使你捨不得吃穿,只能穿著破舊的衣服,過著清苦的日子。」
大家爭先恐後的向尊者討教,旁邊有一個瘦骨嶙峋的鬼,發出細細的聲音問道:「尊者,為什麼我做了鬼經常吃不到東西,餓得兩眼昏花呢?」
「你過去負責寺院庫房的工作,人家給你二十塊錢,你卻苛扣錢財,只買了十塊錢的菜,所以才有這樣的業報。」
「尊者,我做了鬼為什麼還渾身疼痛,如針刺刀扎、烈火焚燒般痛楚呢?」
「那是你過去世喜歡捕漁狩獵,殺害生靈的緣故。」目犍連尊者無限慈悲地回答。
有一鬼等大家七嘴八舌都問完了,才慢吞吞問道:「尊者,為什麼我做了鬼,卻不如其他的鬼那樣靈巧黠慧呢?」
「那是因為你過去貪愛杯中物,並且經常假應酬之名,向人強行勸酒、勸肉,因此現在智慧缺乏,比較愚痴。」目犍連不厭其煩的為群鬼解答,去除了他們心中的疑團。
從目犍連尊者和群鬼間的問答中,我們能夠明確的認識,了解鬼的因緣果報。
二、鬼的種類與身形
鬼有那些種類?他們的身形又是如何?《阿毗達磨順正理論》將鬼分為三類:
1.多財鬼:好比人間有大富大貴的人家一樣,多財鬼享有豐富的祭祀,衣食不缺,如居住在社祠之中,受人祭拜的有主鬼,或者大勢大福的天神,都屬於這種多財鬼。
2.少財鬼:好比人間的一般平民,雖有祭祀,但是享樂比多財鬼稍為遜差。
3.無財鬼:好比人間居無定所,三餐不繼,靠著別人賑濟為生的人。無財鬼是流蕩荒野的無主鬼,人們有時啟建無遮超度法會時,無財鬼就來應供,吃點美食。
《大毗婆沙論》則將鬼分成兩種:
1.有威德鬼:身形高大,頭戴華鬘帽冠,身著錦麗天衣,平日吃的是珍餚美食,出門乘坐象馬拖拉的車輿,侍衛僕從圍繞左右,並且有種種的娛樂生活,宛如人間的帝王天子。譬如,城隍老爺就是屬於有威德鬼。
2.無威德鬼:頭髮蓬亂如草,覆蓋額面,衣不蔽身,甚至裸體而行。容貌醜陋,顏色枯悴難看,走路時,手中拿著破瓦鉢,好像人間的乞丐。有時我們看到衣衫襤褸、身體臭穢的窮苦人家,往往會脫口說:「這人真像鬼!」這就是無威德鬼的人間例證。
鬼又可分為大鬼、小鬼。大鬼身長一由旬,由旬為印度人計算度量衡的單位,一由旬大約等於二十華里,大鬼究竟有多麼高大就可想而知了。大鬼的頭像高山那麼巨大,我們俗稱為大頭鬼。大鬼喉嚨細小如針,經常吃不到食物,因此身體羸弱,頭髮雜亂不潔。由於身體長得很高大,因此都拄著拐杖行走。小鬼身體大約只有三吋長,像嬰兒那麼幼小。
鬼有美麗的鬼,也有醜陋的鬼。美鬼就像天人般的莊嚴好看,一點也不恐怖;醜鬼的特點是好流鼻涕,身上長滿瘀膿,常常出血。鬼有富貴的鬼,也有貧賤的鬼。貴鬼如大力鬼王,受人尊敬祭拜;賤鬼如無祀孤魂,飄泊不定。
不管貴鬼、賤鬼;美鬼、醜鬼;大鬼、小鬼,乃至有威德鬼、無威德鬼,或是多財鬼、少財鬼、無財鬼,不都是人間千差萬別的鮮明寫照嗎?因此鬼不一定存在於地獄,人間也能看到鬼道的縮影。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