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民中秋 回歸團圓本色

 |2014.09.06
951觀看次
字級
蘇州市平江街道紫藤老來福公益服務站召集二十多名小學生走進當地老年公寓,與老人一起做蘇式月餅,體驗傳統習俗,聽長輩講述中秋節的習俗故事。圖/中新社
「逢節必令」漸成中國官場新特色,中秋節前夕,官方開放檢舉用公款送月餅歪風。圖為山西太原超市的員工在整理月餅。圖/中新社
每年中秋節前後一個月是福建閩南地區一年中最熱鬧、最歡樂的時刻,因此有「小春節,大中秋」的說法。圖為一塊直徑約二點五公尺的巨型月餅模型在廈門亮相。圖/中新社
由於中秋的「禁禮令」,中國大陸往年熱銷的「黃金月餅」市場清淡。圖/中新社
杭州市餘杭區塘棲古鎮上的「老刀土灶月餅」等土法手工烤製的月餅熱銷,許多杭州市民每天一早趕來買這些價格實惠、充滿了老味道的傳統手工月餅。圖/新華社

【本報綜合報導】「往年中秋節會發購物卡、月餅券等福利,但今年都取消了。」一位在政府機關上班的大陸民眾說,「過去害怕過節,一是節日裡比平時還忙,陪領導到處應酬、趕飯局,沒時間陪家人。二怕節日裡不知道該給領導送什麼禮。現在這些都沒有了,真是身心輕鬆。」

自從兩年前中共中央頒布「八項規定」,禁止公務單位用公款收送月餅、大吃大喝,今年在中秋節前夕,紀律監察委員會在網路上成立「公款送月餅等『四風』問題舉報窗」平台,想更進一步打擊公款送禮的歪風,陸媒更一致讚譽,中秋節回歸團圓傳統,褪去浮華,找回親民色彩。

中新社記者採訪一位民眾說,老百姓拍手叫好,不僅天價月餅少見了,大家也省去應酬時間,「中秋節本就是家人團圓的日子,要和父母、孩子一起過才有意義。」湖南某個單位的工作人員解先生也告訴記者,隨著規定,公款月餅已成過去,「以前中秋節單位和同事都會發月餅、送月餅,但這兩年幾乎沒有了。」

團購量下滑

散裝月餅夯

公款消費不再,中國月餅商家紛紛重回平民路線。

中新社記者走訪北京多家超市,發現幾大「名牌月餅」,像是稻香村、全聚德等地月餅禮盒價格最多在百元(人民幣,下同)上下。杭州開元名都、雷迪森廣場酒店等五星級飯店,今年的月餅禮盒也走「平民」風,最低售價分別為一百三十八元、一百六十八元和一百八十八元。

同屬杭州五星級飯店的黃龍飯店月餅銷售處工作人員說,今年只推出三款月餅禮盒,「一百三十八元的銷量最好,已經賣完,二百三十八元的剩餘不多,估計這兩天就能賣完。」

在杭州的大型超市裡,盒裝月餅的奢華包裝不再,以簡約為主,價格親民,普遍在幾十元到一兩百元人民幣之間。「銷量明顯不如前幾年。」一位在超市工作九年的工作人員說,「尤其是團購這塊,以前單位預訂很多,今年訂購量下滑得很厲害。」他說多數顧客都選擇這樣價位的禮盒,也有不少顧客選購散裝月餅,價格從十幾元錢一斤到二十幾元都有,「這段時間生意挺好的,散裝月餅口味多,價格又便宜,老人、年輕人都喜歡。」

電商是中國月餅銷售市場的新貴。在中國最大的電商平台淘寶網上,幾款售價百元左右的月餅禮盒較受歡迎,銷量已達五位數,許多售價五百元以上的高檔禮盒則乏人問津。

中小餐館火

星級飯店冷

除了月餅市場受到影響之外,高檔餐廳也大受影響,過去各種「中秋宴」、「團圓宴」動輒上萬元,今年天價宴會已銷聲匿跡。「包廂還有,現在還能預定。」杭州五星級酒店黃龍飯店的工作人員在中秋節前一周還說,至今尚未有客人前來預訂中秋節當天的宴席。

相反的,一些走親民路線的大眾餐廳熱鬧滾滾,杭州餐飲大眾品牌「外婆家」一直主打家常菜,記者致電杭州多家分店預訂中秋節當天包廂,均被告知包廂已訂滿。「家庭聚餐占了絕大多數,訂個包廂,全家老小都來熱鬧熱鬧。」一家分店的經理說。

可見得,這一道「禁奢令」,實在是威力十足。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