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佛教美術圖說大辭典‧石窟卷】涅槃窟‧莫高窟第158窟

文/佛教美術圖典編輯部提供 |2014.08.11
2091觀看次
字級
《世界佛教美術圖說大辭典》由星雲大師總監修,佛光山宗委會策畫,分類彙編各門類藝術及藝術家,按建築、石窟、雕塑、繪畫、書法、篆刻、工藝和佛教美術人物,總成八大類計二十卷冊。 圖/佛教美術圖典編輯部提供

文/佛教美術圖典編輯部提供

涅槃窟是專為安置佛涅槃像而開鑿的洞窟,是佛殿窟的變異形式。洞窟平面一般為橫長方形,涅槃像安置在正壁的涅槃台上。

龜茲石窟的涅槃像出現較早,通常在大像窟和中心柱窟的後室皆塑繪有涅槃像。北朝時期,在中國西北和中原地區 已出現涅槃題材的造像,但大都不是主像;唐代以後,中國石窟開始出現專門供養佛涅槃像的大型洞窟。

莫高窟第一五八窟

此窟又稱「涅槃洞」,俗稱「睡眠洞」。主室窟頂為盝頂,窟室平面呈橫長方形,寬一七‧一公尺,高九‧五公尺,進深七‧四公尺。

西壁設涅槃佛壇。主室窟頂表現十方淨土及千佛、菩薩等。盝頂頂部橫長方形內被畫分成橫列的五個方格,北起依次繪北方淨土、千佛、上方淨土、千佛、南方淨土;東、西披亦作相同布局。

西壁長方形佛壇上塑「釋迦牟尼佛」涅槃像,頭南足北、右脇累足而臥,面部表情甚為安詳。南壁立過去「迦葉佛」,北壁為善跏趺坐未來「彌勒佛」,與西壁涅槃像組成「三世佛」。

西壁及南、北壁西側繪舉哀之弟子、菩薩、四大天王、天龍八部及帝王臣屬等像。

甬道頂中央畫團花,南、北披存趺坐佛數身,南、北壁經西夏(一○三二~一二二七)重繪,剝離後南壁有比丘四身,北壁有比丘二身、吐蕃裝供養人二身,其中北壁底層外側供養人有「大蕃管內三學法師持鉢僧宜」題記,可知該窟完成於吐蕃統治敦煌時期(七八一~八四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