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覺之美報導系列5】 園林勝景、殿宇輝煌 文/妙普 |2014.06.27 語音朗讀 144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宜興大覺寺提供 圖/宜興大覺寺提供 圖/宜興大覺寺提供 「買田陽羨吾將老,從初只為溪山好。」宋朝蘇東坡曾因宜興的好山好水,幾次向皇帝請命想在此終老,但屢被駁回,最後聖上終於同意他的請求,可惜在聖旨送達前,他就於常州逝世,未能如願。 此刻,我們是幸福的,因為我們不需經過任何人的批准,隨時都可以來到這個地靈人傑的美麗小城。除了雲湖的湖光山色、小橋流水、波光粼粼,走進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到處鳥語花香,花紅柳綠、五顏六色,美不勝收,處處充滿驚喜。「山明水秀,煙雨朦朧,宜興的雲湖,在群山之中。」星雲大師應邀復興祖庭後特地寫的〈雲湖之歌〉,充分表達了宜興雲湖的山水之美。 看似隨意種植的花卉樹木,會隨著不同的時間和季節開花結果,紅的紅、白的白、黃的黃、綠的綠,就連蕭瑟的冬天,也有常綠的松柏、香樟,傲然挺立。好像不經意擺放的石刻、造景,經常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奇趣。 端午節前後,成佛大道兩旁梔子花開得十分茂盛,濃厚的香甜味,不僅招蜂引蝶,也讓遊人忍不住駐足,盡情享受撲鼻的芳香。秋天時分,銀杏樹到處閃耀著金黃的光芒,千株金銀桂的陣陣清新花香,忽遠忽近飄送而來。 印度詩聖泰戈爾曾經說過:「印度的文明產生於森林之中。」印度迦毗羅衛國的悉達多太子誕生於藍毗尼園的無憂樹下,經過多年修行在菩提伽耶的菩提樹下悟道成佛,說法四十九年,最後在拘尸那羅的娑羅雙樹間進入涅槃。 佛教創立初期並沒有寺院,佛陀帶領著弟子們沿途行化,森林成為出家人的棲息場所,在樹下禪觀冥思,精勤修道,達到身心的寧靜。 而中國大陸名山古剎也多半依山傍水,以「叢林」作為寺院的稱呼。「叢林」象徵僧眾和合居住於一處,是有規矩法度的,猶如大樹聚集、草木不亂生長。 寺廟園林首重自然生態保護,靈活運用山岩、溪澗、奇石、樹木、花草等自然景觀要素,精心搭配石雕、桌椅、廊亭、小橋流水、殿堂、窗牖、院牆、碑石題刻等人工景觀,顯現獨特的禪意,成為中國古典園林的代表之一。 到佛教勝地朝拜或遊覽參觀的人,多數都會被優美宜人的景色所折服,而滌蕩心慮。不過,這一切景致都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經過許多高僧大德的智慧開創,辛勤開墾,努力維護才有今日的成果。 就像台灣的佛光山,當年是麻竹林立的荒山野地,找不到一塊平整的地面,每逢大雨就得跟洪流搏鬥,如今一山五嶺猶如蘭花盛開,滿山花木扶疏,殿宇輝煌,設施完善,成為大眾身心休憩的清淨聖地。 重建宜興大覺寺前的現址,最初也是群山毛竹遍立,人跡罕見,地質堅硬鬆軟各異,開山初期難倒不少專家學者,唯經數年的建設,現在遍植草木花卉,春夏秋冬景致各有不同;坡道平緩,行走無礙,隨處貼心設有桌椅供人小歇;殿堂雄偉、佛像莊嚴,已是全球人士朝禮的人間佛教重鎮。 多年來,慕名前來的遊人眾多,有人說了他對幾座山勢的看法: 若從坐南朝北的大雄寶殿往觀音殿看去,大覺寺的山林,好像一座「元寶山」,極為聚氣;而從坐北朝南的觀音殿向大雄寶殿看去(上圖),他發現西面的山就像一頭獅子,蹲踞趴坐,東面的山彷彿一頭鯨魚,逶迤游來,東西兩座山的中間是大雄寶殿,供奉著釋迦牟尼佛。獅子是山中之王,鯨魚是海中之王,而佛陀則是人中之王,三王匯聚,氣象萬千。 最後他問:「星雲大師是不是會勘輿之術啊?否則怎麼會選到這麼好的地方?」 大師說了:開山建寺,憑藉的是信心、毅力,並不是風水地理;不過由此可知,雖然這個世間上人有人理、天有天理、物有物理、地有地理,但是一切理其實都在心裡,只要自覺心安,不管東西南北,處處是好地,日日是好日,要相信「一切福田都離不開心地」。 「鬱鬱黃花無非般若,青青翠竹皆是法身。」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都是佛性的體現,都有存在的價值。來到宜興大覺寺,享受園林風光的同時,也請不要忘了一起共同來維護這個人間淨土的環境喔! 前一篇文章 【潤物細無聲‧談林海音的教育小說】 懷抱悲憫心──教育態度 下一篇文章 【文化中國‧讀《詩騷》】 夢中情人 熱門新聞 01【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2【國學探究】 人相忘乎道術:《莊子》論「忘」的生命智慧2025.05.0603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4頻率對了就共鳴2025.05.0505長期運動協調身心 能增深層睡眠時間2025.05.0606桑椹養顏抗衰老 母親節蛋糕好選擇2025.05.0607量子糾纏與量子技術2025.05.0608【考考你的智力】2025.05.0509小粒子 大未來2025.05.0610國家祈禱日 美國洛城跨宗教共祈和平2025.05.0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光影紀事】 北門家政女學校之裁縫課 【時光隧道】 新芳春茶行:大稻埕飄茶香【走進大西南】 瀕臨失傳的東巴銅筆【行舟.運河──中國大運河博物館沉浸式舟楫文化展】 千年水上之路【古典時節】古來才女命多舛【大江南北】鐵灶山石刻與法藏寺 作者其他文章【大覺之美報導系列11】 白塔雲湖 古今輝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