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覺之美報導系列11】 白塔雲湖 古今輝映

文/妙普 |2014.12.26
1865觀看次
字級
中國的梵唄從曹植的「漁山梵唄」開始,到梁武帝的「懺儀唱頌」、東晉慧遠大師及近代星雲大師的「梵樂弘法」等,千古傳唱至今不絕。圖/周雲
中國的梵唄從曹植的「漁山梵唄」開始,到梁武帝的「懺儀唱頌」、東晉慧遠大師及近代星雲大師的「梵樂弘法」等,千古傳唱至今不絕。圖/周雲

文/妙普

菩薩欲淨佛土,應求好音,國中眾生聞好音聲,其心柔軟,心柔軟故,受化較易。

-——《大智度論》

中國的梵唄從曹植的「漁山梵唄」開始,到梁武帝的「懺儀唱頌」、東晉慧遠大師及近代星雲大師的「梵樂弘法」等,千古傳唱至今不絕。

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莊嚴的殿宇、寧靜的氣氛、祥和的梵唱,還有輕鬆活潑、琅琅上口的〈十修歌〉等詩偈教唱,使得每一位來過的人回去後,也自然而然地邀約親朋好友再度造訪,共享法益。

佛弟子以梵唄唱來誦讚歎佛法僧三寶,悠揚清遠的音聲,每每觸動人心,多有省思。《楞嚴經》云:「食辦擊鼓,眾集撞鐘;鐘鼓音聲,前後相繼。」因此,一般寺院不但有撞鐘,還要有擊鼓。鐘鼓齊鳴,必有慶典;即使沒有慶典,也每天都有「晨鐘暮鼓」,用以警示行者當勤精進,慎勿放逸。

根據史籍記載:宋代咸淳元年(1265年),志甯禪師在宜興、溧陽兩縣交界的偏遠山區創建「大覺寶寺」,後來有人續建一座白塔,遠遠地就可以看到白塔矗立在山上,寺內鐘聲,早晚不絕,清音遠播,附近村民,均能聽得,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筱里八景之一的「白塔鐘聲」,極具人文特色。

不過耐人尋味的是,當地原本是沒有名稱的小山包,慢慢地就被稱為「白塔山」,村莊也就叫做「白塔村」;後來星雲大師在赴台創建佛光山之前,還擔任過兩年白塔小學的校長。

所謂「梵音海潮音,勝彼世間音」。雅正和諧的音聲,可以攝受人心,所以當梵唄音聲一起,可以讓人妄念頓消,在佛陀時代甚至因為「唄比丘」美妙的音聲,還化解一場戰禍。

經典裡記載:中印度憍薩羅國的波斯匿王率領大軍征討鴦伽摩羅,路經祇洹精舍時,聽到唄比丘唱誦梵唄,軍隊馬匹都被其音聲攝受,不願再往前走,波斯匿王的殺心也熄滅了,使得即將爆發的戰爭因此消弭於無形。可見佛教梵唄的威力之大。

佛教許多特別的節日都會舉辦法會讚頌諸佛菩薩,其中以農曆四月初八佛陀聖誕——佛寶節、臘月初八佛陀成道日——法寶節、七月十五佛歡喜日——僧寶節,是佛教最重要的三個節日。在這些節日期間,寺院會舉行紀念儀式,誦持與佛菩薩相關的經典或禮拜懺儀等。

另外,代表歡喜的彌勒菩薩聖誕,剛好是農曆正月初一,因正值新春佳節,寺院會舉行禮拜千佛法會,並以此賀年。

宜興大覺寺目前常態性的法會有:圓燈法會、禮拜千佛法會、上燈法會、春節平安燈法會、觀音法會、浴佛法會、地藏法會、瑜伽焰口法會、藥師法會、彌陀法會、光明燈消災法會、報恩祈福法會、大悲懺法會、八關齋戒修持法會、念佛共修法會等,讓大眾可以仰仗佛陀的威德及眾人共修的力量,洗滌塵慮,長養福德善根。

在「雲湖」旁異地重建的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為了紀念以塔為名的「白塔」原址,興建「香林多寶白塔」,塔高一○八公尺,共十五層,遠觀巍峨高聳,氣勢雄偉。而今白塔的鐘聲再度響起,而且傳得更廣更遠,期盼所有的人都能如中興之祖星雲大師在〈雲湖之歌〉裡所祝願的:「請聽大覺寺傳來的鐘聲,人間是非俱忘。」

過去山以塔為名,如今湖以人為名,古今輝映,續佛慧命。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