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不出來求解藥 醫師:勿信偏方

陳玲芳 |2014.06.25
2346觀看次
字級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最新調查發現,八成女性便祕不尋求西醫改善,反而道聽塗說、相信網路偏方;醫師提醒,自行解決不就醫,無法對症下藥,恐造成更大健康問題。

一項針對全台五百位、三十至五十九歲女性的「台灣女性便祕就醫調查」顯示,七成女性曾有便祕困擾。近六成女性便祕持續超過七天以上,才想到就醫,有一成四女性便祕持續超過一個月以上,才會尋求醫師協助。

每人平均嘗試三點五種方法,試圖改善便祕,試過五種以上方法者超過兩成。「偏方」包括喝黑棗汁、喝蜂蜜水,甚至有人不惜吃過期食物,迫使排便;自行使用浣腸甘油球或瀉劑成藥的人,也占兩成。

台大醫院消化內科醫師林肇堂表示,便祕症狀持續反覆發生,就有可能是慢性便祕。民眾多以為便祕只是「小毛病」,只要「能排便」就可解決問題,常會自行嘗試各種偏方,一旦無法緩解,就使用瀉藥。他強調,未經醫師指示下,自行使用瀉劑、灌腸,習慣後反而無法排便,長期濫用下,還可能出現大腸黏膜發炎、腸平滑肌萎縮,傷害原有腸道蠕動功能。

台大醫院內科部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吳明賢表示,治療便祕,目前以瀉劑為主流,只能透過改變糞便的軟、硬,或刺激腸道快速蠕動,容易造成患者產生腹痛、腹脹或腹瀉等不良反應,許多人劑量愈用愈高,產生依賴性;所幸,衛福部已核准新的便祕治療用藥,可用於治療對瀉劑無效的慢性便祕患者。

馬偕紀念醫院胃腸內科資深主治醫師王蒼恩表示,治療便祕用藥除應兼顧有效性,也需注意安全性。提醒患者應尋求醫師協助,找出便祕癥結,從根本解決問題,才能俐落排便、腸保健康。

便祕自我檢測法

便少:每周排便少於3次

‧便硬:出現球狀或硬便

‧便費力:排便需要很大力氣

‧便不盡:排便有不完全的感覺

‧便堵塞:排便時感覺肛門堵塞

‧便手摳:有時需要用手指輔助

註:出現2項或更多症狀,且持

續3個月以上

資料來源/林肇堂醫師

製表/人間福報編輯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