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傳統觀念 727萬畢業生 找出路靠創意 |2014.06.14 語音朗讀 104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中國各大學畢業生用「畢業寫真」方式紀念大學生涯,圖為山西大學教育科學學院的畢業生寫下自己的畢業願望。圖/中新社 浙江理工大學的畢業生在校園中以賣萌、搞怪等獨具青春特色的方式告別大學生涯。圖/中新社 山西應屆畢業大學生在校園招聘會競聘求職。圖/中新社 二百五十多家企業到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招聘應屆畢業生和暑期實習生。圖/新華社 【本報綜合報導】日前麥可思研究院發布的二○一四年中國大陸的《就業報告藍皮書》,去年畢業的大學畢業生有百分之五十六的人對於就業滿意,自主創業人數比例連續兩屆上升,尤其是高職高專畢業生自主創業比例呈現明顯上升的趨勢。報告指出,在本科畢業生中自主創業比例前兩名是「教育類」和「零售類」;高職高專畢業生自主創業的比例前兩名則是「零售類」和「建築類」。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大陸畢業生的創業原因並非「就業困難」。 據中新社報導,在中國中部某省高職院校學鋼琴的小譚就是最好的例子,他在畢業之前從沒想到自己會當起「個體戶」。他說,學校畢業後,某個假日到北京玩,借住親戚家,順便找工作,親戚的孩子想學鋼琴,他就順手教了一下,沒想到卻吸引了同社區年齡相仿的孩子家長,他的鋼琴家教生涯於焉展開。 從三、五個學生到現在十幾個學生,從平時放學後教兩小時到現在開設平時班、周末班,時間排得滿滿的,他乾脆在社區裡租工作室,目前月收入人民幣上萬元。 別人說「大學生就業難」,小譚一點都沒感覺到,儘管當年學鋼琴是為了有朝一日在舞台上表演,這個夢想已漸漸模糊,但小譚說,那就只是一個夢想,這才是生活。 反映社會焦慮 報導中說,隨著收入的增加和就業觀念的變化,小譚的家人也愈來愈認可他的選擇,而且像他這樣選擇自主就業的學生不算少數。小譚說,現在的家長捨得在孩子身上花錢,他所在的社區,學器樂、美術、聲樂、舞蹈的孩子比比皆是,教師差不多都畢業於各大藝術類院校或藝術專業。 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副院長甄巍告訴中新社記者,從過去非要加入專業團體的傳統標準來衡量,大部分藝術類院校的就業率就非常難看。若是放寬標準,大部分藝術類專業學生還是能順利就業,且比許多傳統科系畢業生的收入要高。尤其近幾年蓬勃興起的文化創意產業、幼教領域等都需要大量美術、音樂、戲劇、表演、編劇等人才。 當然,小譚和她的父母也會懷疑十幾年的勤學苦練如今換得這樣一份養家糊口的工作是否值得,對此,甄巍認為,這實際反映整個社會的一種不安全感、一種焦慮。如果要按照成名成(明)星的功利標準去看待藝術教育,那藝術類專業只能是金字塔頂端的教育。成名或成為明星具有偶然性,藝術類學生不管做哪行工作,永遠保持藝術心態,才能在日積月累後取得成功。 放寬就業標準 據麥可思研究院所發布的《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音樂、美術、藝術設計連續三年的就業率都排在本科的前五十名;室內設計技術、廣告設計與製作、動漫設計與製作、環境藝術設計、藝術設計連續三年則名列高職高專畢業生就業率前五十名,這些科系的就業率都高達九成。 而不論本科還是高職高專,表演藝術/影視、幼兒與學前教育、美術/設計/創意、文化/體育連續三年都是熱門行業。 在這份就業調查中,似乎畢業生的就業率與滿意度均非如外界所說「大學生就業難」,甄巍就一語道破,他說,如果一定要當公務員,或是世界五百大企業,有穩定的收入和可觀的福利才算就業,那麼,不僅是藝術類科系,其他科系就業也很困難,因為這些機構和企業的就業人數畢竟有限。如果把標準放寬到只要能自謀職業、養活自己就算「就業」,那麼即使是藝術類科系就業範圍廣,也適合自謀職業。 前一篇文章 一箭中雙雕 唐卡解決就業難 下一篇文章 大陸社會觀察 櫃族與蝸居 只想有個家 熱門新聞 01結石恐致急性腰痛 好發夏季應多喝水2025.05.0902社論--大罷免、大讓步、大對抗2025.05.0903莊靜君 將台灣書籍推向全世界2025.05.1004【草木堪為友】一樹紅艷的行道大使 南洋櫻花羊蹄甲2025.05.1105馬祖佛光緣贈《365日》 旅宿願點亮旅人心靈2025.05.0906【女兒的愛】讓我照顧您2025.05.0907學習星雲大師 廣結善緣 布施歡喜2025.05.1108【生活智人135】企業家媽媽 蒙哥馬利 深諳育兒之道2025.05.1009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從佛教的觀點 看未來的世界 4-42025.05.0910科技傳母愛 點亮盲母新視力2025.05.1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大陸產業發展】余江 百年匠人到智能眼鏡【大陸產業發展】二次元之都 愛是消費力【大陸產業發展】千年秦淮的燈彩經濟【考古的故事】陶寺的調查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