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社會觀察 櫃族與蝸居 只想有個家

 |2014.06.21
1386觀看次
字級
廈門海滄湖邊一片別墅建築工地上,有幾十棟「集裝箱宿舍」,每棟分上下兩層,由七八間左右的集裝箱拼裝而成,每個占地十八平方米的集裝箱就是一間宿舍,後面的高樓就是他們工作的地方。
二○一二年記者採訪海口市美蘭區退休老人周亞二,他住在一輛可移動的「鐵皮房車」上,車上只能裝一張床、一張席子、一個枕頭、一把扇子和一頂蚊帳。
圖片故事日前廈門舉行首屆「兩岸空間藝術周」,設計師運用破門板、廢瓦片、舊輪胎、油桶、菜筐等,變身為書桌、椅子、床,打造「流浪者的家」,作品不僅突顯環保理念,也表達對特殊族群的關愛。
圖片故事日前廈門舉行首屆「兩岸空間藝術周」,設計師運用破門板、廢瓦片、舊輪胎、油桶、菜筐等,變身為書桌、椅子、床,打造「流浪者的家」,作品不僅突顯環保理念,也表達對特殊族群的關愛。

【本報綜合報導】今年五月,中國知名房地產租售服務平台舉辦「網路購房節」,吸引許多得到父母資助的「九○後」年輕人,成為購屋生力軍。

相當於民國八十年次出生的「九○後」,最年長的今年其實才二十四歲,大學剛畢業,進入社會工作,他們擔心未來房價持續上漲,可能會造成更大的購屋壓力,未雨綢繆地在學校尚未畢業前,就在家人的資助下買房,父母付頭期款,等到自己工作穩定後接手後續貸款。

這是屬於幸福的一群。事實上,中國大陸近年來居高不下的房價催生出許多社會現象,「蝸居」、「蟻族」、「櫃族」、「膠囊公寓」……新名詞的背後,反映的仍是經濟成長後社會貧富差距愈來愈大,以及民眾對於基本食衣住行的渴望與需求。

與聚居在集體宿舍的大學生「蟻族」不同,「櫃族」指的是大多是居住在集裝箱(台灣稱「貨櫃」)中的農民工。尤其在經濟發達的都市,像是深圳、上海、東莞、長沙等地,住貨櫃屋的情況屢見不鮮,而且除了貨櫃屋之外,還有許多城市邊緣人蝸居在「大篷車」、「三輪車」、「涵洞」,甚至「電纜井」裡。

日租便宜 只要六塊錢

根據《錢江晚報》專訪,一對到杭州工作、棲身在簡易貨櫃屋的夫婦老王(化名)和阿鳳,這裡的每日租金是公定價人民幣六塊錢。房子除了門,只有一扇塑鋼窗戶,面積雖小,但有桌有床,還有電視機和電腦。最近杭州天氣熱,老王咬著牙也裝了冷氣。老王對記者說,像他們這樣的「櫃族」,周圍還有五六戶,但不是人人都能像他一樣裝得起冷氣。

和杭州老王住在同一「社區」的租戶說:「唯一不方便的是,有些沒有獨立的衛生間,去最近的公共廁所,也要走十分鐘。」

中新社記者也曾實際走訪廈門海滄的貨櫃屋群,就蓋在一片別墅建築工地的周邊,幾十棟貨櫃屋宿舍,每棟分上下兩層,由七、八間左右的貨櫃拼裝而成,每個占地不到六坪大的「貨櫃」就是一間宿舍,每棟宿舍還附有簡易的公共廚房和廁所。

走進其中的一間宿舍,可以看見其中分兩排靠牆擺了五張雙層床,兩排床之間留下可供兩人並肩站立的通道。貨櫃屋前後兩側都有窗戶,宿舍還算明亮。雖有十個床位,這間宿舍住了來自四川的小王(化名)和他的六位工友,這裡的宿舍區日租同樣是人民幣六塊錢。

居無定所 能安定就好

杭州的老王和阿鳳在貨櫃屋的牆上掛著一幅「大展宏圖」的字畫,是從垃圾堆裡撿回來的。阿鳳說:「雖然我們錢少了點,但還是要有理想吧?」現在,他們生活中最大的困擾就是「居無定所」,「如果哪一天,可以不用四處搬家,日子就很好了。」阿鳳說。

「我們搬了無數次家,太折騰了。」去年,老王打聽到這個臨時停車場有空地,於是就搬了過來,但很無奈的,最近停車場正在進行清理,很快就不能再住了,現在他也只好努力找下一個住處。

根據杭州城管部門工作人員表示,「櫃族」所居住的貨櫃屋,能不能放置,主要看土地的性質。如果是在建築工地裡搭建,提供給工人臨時居住,在住建委等部門批准並監管下,是可以的。但如果放在道路等公共設施內,占道影響交通,城管部門就會依據有關條例進行查處,像老王夫婦這樣的貨櫃屋,屋主有實質營業,就是查處的對象。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