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雅賢(udn讀書吧企畫編輯)
相信你也留意到,低頭族日益增多的現象!玩遊戲、看電影,也有不少人是在看電子書!現在的手機從原本的小尺寸,螢幕尺寸愈做愈大,連看書也更清楚了,行動載具的功能愈來愈好,間接也促進了數位出版的發展。
以「udn讀書吧」電子書城為例,今年國際書展期間最夯的翻譯小說《羊毛記》、《塵土記》也已出現在書城中。這本在書迷間炙手可熱的小說,在國外剛上市時,其實是先發行電子版。
近幾年電子書市已經產生「質變」,曾經被書迷、圖書館抱怨「想買中文電子書卻沒幾本新書可買」的狀況,如今不只新書多、翻譯書也比往年大增。
以《格雷的五十道陰影》三部曲為例,從二○一二年起就一直在全球書市發燒,出版社也很快發行中文版電子書,除此之外,還有《飢餓遊戲》、《大數據》、《噪反三部曲》等在國內外熱銷的好書,紛紛出版中文版電子書。其中,康納曼的《快思慢想》在發行紙本書後不到半年,出版社就授權推出《快思慢想》中文版電子書,速度上較以往增快許多。
出版社表示,會推出電子書除了是因應國際書市潮流、數位趨勢,很重要的是從讀者角度出發,因為,有愈來愈多讀者會主動詢問出版社:「這本書有電子版嗎?」加速了出版社邁向數位出版的腳步。出版社看到了讀者的需求、嗅到了藍海商機,也就加速翻譯書電子版權的洽談,願意付出成本取得授權。而喜愛看書的讀者,一旦能接受數位閱讀,也會希望所有紙本暢銷書,都能提供電子版讓書迷收藏,數位出版產業的正向循環於焉展開。
出版社推出電子書的另一種考量則是著眼「行銷」,因為宣傳電子書也可延續紙本書的銷售效益,或者因為電子書各平台的特性,接觸到完全不同的讀者,這群讀者不只買電子書,也買紙本書,像是暢銷小說《飢餓遊戲》三部曲,就是在電影上映其間推出電子書,創造最大化的宣傳綜效。
綜觀去年各大書店的排行榜,前五十名當中,有多達十一本外文翻譯書都有發行中文電子書。這個數字也許對很多人來說還不夠,但是以電子書的發展腳步,已是很可喜的現象。出版社從早年擔心數位出版會對傳統出版帶來衝擊、怕被盜版,持續觀望,如今紛紛積極洽談國外知名作者的電子書版權,甚至與紙本書同步發行電子書,國內的數位出版已經邁開重要的一步,也顯見出版社不想錯過電子書發展的關鍵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