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個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是「驚蟄」,此時天地陰陽氣接觸頻繁,大地激盪而雷聲隆隆,原本正在冬眠的昆蟲被雷聲震醒後,紛紛從土中石縫裡爬出來,正因為春雷「驚」動了「蟄」伏的昆蟲,所以此節氣就命名為「驚蟄」。
驚蟄的節氣神是「雷公」。相傳「雷公」是隻大鳥,而且隨時隨地拿著一支鐵鎚,用以鎚打出隆隆的雷聲,來喚醒大地萬物。圖中的驚蟄節氣童子化身小雷公,手持閃電狀的鐵鎚敲打,讓每一聲的春雷伴隨雨水,為大地降下最天然的養分。
過去農夫常依據「驚蟄」這天是否打雷,來預測當年收成的好壞,若打雷代表收成會很好,故有應景農諺:「驚蟄聞雷米似泥」,意思是驚蟄日打雷,表示節氣無誤,則風調雨順、稻穀豐收,米價相對便宜;如果無雷聲作響,就有可能會是個歉收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