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中期的小說裡經常出現仕女的服裝穿著,如:「只見潘金蓮上穿丁香色潞紬雁銜蘆花樣對衿襖兒,白綾豎領,粧花眉子……」這金蓮身上穿的襖兒是丁香色的,關於這一類衣料的色澤,在其他各回中也寫做紫丁香色,因此這件上衣是很雅致的淡紫色。
所謂「潞綢」,即古代潞州所織造的綢緞。潞州在今天的山西,是中國北方製造絲綢的重鎮。
至遲到了明代,潞綢已經發展到鼎盛期,山西潞綢因而成為皇家貢品。依據《潞安府志》的記載,明初洪武年間,潞州六縣有桑樹八萬餘株,織機超過九千張,綢莊絲店遍布在大街小巷,而家家戶戶隨處可聞機杼之聲。
潞綢的品類繽紛多彩,花色包含了:天青、石青、沙藍、月白、醬色、油綠、秋色、真紫、艾子等十餘種,由於潞綢的發達與高產量,致使明代中葉以後,「士庶皆得為衣」。
故事中的女主人公過生日時,所穿著的淡紫色絲質小襖兒,上頭繡的是「雁銜蘆花」的圖樣,這是大雁引頸,口銜一支蘆花,張翅欲飛的模樣不僅刻畫得很傳神,而且往往在視覺上形成了極強烈的動律感。
在衣料與繡花之餘,潘金蓮這款新裝還有一大特色,即「白綾豎領」與「妝花眉子」。白綾是一種白色、質地光亮如鏡面的絲織布料,布面上呈現層疊的山形斜紋,觀之如冰淩的紋路,因此稱為白綾。它的觸感輕薄柔軟,在明代中後期已成為女性服飾上最講究的布料之一。此外,潘金蓮的白綾立領開襟處,還鑲嵌了兩道彩色的滾邊,這就是所謂的「妝花眉子」。
當時女性服裝上還有一項重大的變革,即「鈕扣」的發明與大量運用。這一項變革帶出了中國服裝史上從未出現過的嶄新式樣──「立領」的出現。正因為領口綴有鈕扣,可以使領尖處聚攏扣合,因此明代的女性服飾出現了中國第一批豎領襖,而且當時女子尤其喜愛以披風外罩豎領襖,成為最為流行的搭配組合。
明代仕女上衣領口所縫綴的鈕扣為子母扣,材質有金、銀,或金銀嵌寶,亦可為素面,或嵌刻福、祿、壽、梅花、牡丹等各種花樣。立領有時作兩領尖下翻,配上華美的鈕扣,簡直就是獨樹一幟的領口風光!同時,立領的出現,更能突顯女性秀麗白皙的頸項,使她們在坐臥行動之間,流露出東方女子特有的嫋娜與娉婷姿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