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本省家庭,父母親務農早出晚歸,三餐但求粗飽就好,上國中前,甚至連水餃都沒聽過,後來認識幾個外省籍死黨,經常到各家串門子吃飯,從此愛上外省口味。
仲明是國高中時代校花,劉媽媽熱情好客,經常端出廣東家鄉菜,招待一群發育中的食客,她經常燉雞湯拌好餡料,讓我們自己皮包水餃,外省同學常吃麵食,每個人練就一身好功夫,只要將麵粉和水攪拌均勻揉成麵糰,用手掌將小麵糰壓扁,順手就可成漂亮薄片。
不會皮的我,無師自通,卻能包出各種形狀的水餃,大家嬉鬧比較,歡樂無限。煮好的水餃飽滿可口,沾料隨著省籍不同多變,有的喜歡用薑絲、紅辣椒絲、蔥絲、醬油、香油、醋調成清爽沾醬,我被死黨們同化後,反而喜歡辣椒粉、花椒、醬油膏、大蒜片、香菜調製的麻辣沾醬,沾裹水餃非常對味,可惜自從劉媽媽往生,大家離鄉各奔東西後,包水餃的快樂時光成了絕響。
結婚後,老公是眷村子弟,麵功夫一流,此時我愛幫水餃穿上各種新衣,用菠菜、紅蘿蔔、甜菜根、南瓜或紅龍果打汁過濾,依濃度深淺變化,做出五顏六色水餃皮,最近幾年,更進化成一皮多色,每當端上桌,粉嫩浪漫色彩超吸睛。最近死黨們約定重聚,我決定用這彩虹水餃,滿足大家記憶中的美味。
彩虹餃皮材料:
紅龍果、南瓜各一片;菠菜一棵、紅麴粉六十克;中筋麵粉八百克。
內餡材料:
薑泥、香菇丁、高麗菜、香菜、五香豆干切末拌勻。

作法:
1.菠菜、南瓜、紅龍果,各加一米杯水打汁過濾,各取一百克彩汁,和紅麴粉水備用。(如圖1)
2.四個碗中,各放兩百克中筋麵粉,再倒入彩汁揉成麵糰(如圖2),蓋上保鮮膜鬆弛半小時。
3.桌上撒些中筋麵粉,將各色麵糰搓成小長條,組合成四色大長條,再切小塊,按壓成圓形。(如
圖3)
4.用麵棍將麵糰成彩虹水餃皮。(如圖4)
5.麵皮中間放適當餡料捏緊,做成喜歡的形狀。(如圖5)
6.大鍋水煮沸,餃子放入煮滾後,再加三次水煮滾,待膨脹浮起,即可撈放盤中,沾麻辣醬食用。(如圖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