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陳俊光
西元一二三三年宋、蒙聯合攻金,隔年金國滅亡。蒙古接著南侵,南宋雖弱但也並不是那麼容易被征服。蒙古歷經四十五年的無數敗折,到了一二七九年宋蒙兩軍的崖山一戰,宋室終不敵蒙古軍而敗亡,左宰相陸秀夫帶著年幼的小皇帝趙昺投海而亡。蒙古徹底消滅了南宋,中國也從此江山易主。
由漠北的大蒙古國成吉思汗到其孫忽必烈建立元朝,定都大都(今北京)。彼時的政權將人分為四等,蒙古人是第一等,北方遊牧民族(色目人)是第二等,北方漢人是第三等,南宋遺民(南人)是第四等。
作為南宋遺民「南人」的趙孟頫,是宋代皇室宗親,無論是研究中國繪畫史,或是研究中國書法史,趙孟頫都是一個繞不開的關鍵人物。
趙孟頫,字子昂,號松雪道人。以南宋遺民而出仕元朝,他對此一生矛盾、複雜,史書上也留下諸多爭議,於是有「薄其人遂薄其書」之說對其貶抑。然而《元史》記載:「孟頫篆籀分隸真行草無不冠絕古今,遂以書名天下」,對其讚譽極高。
同為元朝的倪瓚,肯定趙孟頫的書畫成就。他認為趙孟頫於大德四年所書〈洛神賦〉(上圖),用筆圓轉流美,能充分代表趙孟頫的書法風格,倪瓚以「圓活遒媚」稱讚此卷,並推舉趙為元朝第一書人。
趙孟頫的藝術天賦極高,若論及元代書法,趙書確實無人能出其右。不僅如此,趙書亦影響了明清兩代,尤其清朝的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