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第五十三回寫賈母在榮府花廳上擺設了元宵家宴,賈母的座位榻上設了一個輕巧洋漆描金小几,几上放著茶碗、漱盂、洋巾等物,又有一個眼鏡匣子。賈母歪在榻上,和眾人說笑一回,又取眼鏡向戲台上照一回,便說:「恕我老了骨頭疼,容我放肆些,歪著相陪罷!」又命琥珀坐在榻上,拿著美人拳搥腿。
賈母戴著眼鏡看戲的同時,家中媳婦素來是知道規矩的,她們放下長桌之後,在桌上散堆著大把銅錢。
此時台上正唱的是《西樓會》,戲將結束時,于叔夜賭氣去了,那文豹便在台上當場發科諢道:「你賭氣去了!恰好今日正月十五,榮國府裡老祖宗家宴,待我騎了這馬,趕進去討些果子吃是要緊的!」
說畢,引得賈母等都笑了。賈母笑說:「難為他說得巧!」便說了一個「賞」字。早有三個媳婦只聽見一個「賞」字,便將桌上的散錢,每人撮了一笸籮,走向戲台說道:「老祖宗、姨太太、親家太太賞文豹買果子吃的!」說畢,向台上一撒,只聽豁啷啷聲響,滿台的錢啊……
賈府老祖宗有個時髦的老花眼鏡,專門用來看戲。說起老花眼鏡,與曹雪芹同時代的史學家趙翼在《陔餘叢考》裡,將眼鏡一物作了詳細的說明,原來中國人一直到明代才開始戴眼鏡:「賜物如錢大者二,形色絕似雲母石,而質甚薄,以金鑲輪廓而紐之,老人目昏不辨細書,張此物加於雙目,字明大加倍。」老花眼鏡為雙鏡片,薄如雲母,並以金屬加框,老人視力模糊時,使用此鏡,書上小字立刻放大數倍!
此外,趙翼還指出老花眼鏡在中土出現的源流:最初是商人「以良馬易於西域」,「其來自番舶滿加剌國(孟加拉)」,「蓋本來自外洋,皆玻璃製成,後廣東人仿其式,以水精(水晶)製成,乃更出其上也。」老花眼鏡早期為商人以良馬換取而得,輸入中國之後,經廣東人改良,品質更為精美了!
因此我們可以判斷賈母的老花眼鏡應是當時工藝優於洋貨的廣東工匠所製造,再搭配精雕的眼鏡匣子,或繡花眼鏡荷包,必定成為老祖宗手不忍釋的愛巴物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