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為了維護孩童健康,董氏基金會昨日呼籲政府應效法南韓,禁止國中小校園周圍兩百公尺內販賣「高熱量低營養價值食物」,衛生福利部則表示,將會召開會議與專家、學者討論議題,未來將會朝此方向努力。
董氏營養組主任許惠玉指出,台灣校園食品、營養午餐雖已明訂規範,校外周遭仍常見炸物攤、手搖飲料店林立,甚至校門附近就是大型速食連鎖店,大幅增加學童食用頻率。
根據董氏二○一二年調查,超過一半的台灣學童早餐都不健康,部分學童甚至天天吃高油糖鹽食物當早晚餐,養成不良飲食口味習慣,更容易導致憂鬱、過動、影響學習力及暴力行為,使得新陳代謝症候群、癌症、齲齒、肥胖等慢性病罹患率升高。
反觀南韓已立法督促國中小周圍兩百公尺以內,應禁止販賣「高熱量低營養價值食物」,同時明訂糖、飽和脂肪及熱量限制,包括餅乾、洋芋片等糕餅食品,可頌、甜甜圈、蛋糕、披薩等烘焙食品,碳酸飲料等各式含糖飲料,調味乳、稀釋發酵乳、冰淇淋等乳製品,以及糖果、巧克力食品、點心麵、冰棒等,都有規範限制,至去年止已有一萬多所學校落實法案內容,而國內學童外食問題嚴重,也應效法韓國立法規範。
國健署長邱淑媞表示,日前修改的食品藥物管理法已規範高熱量低營養的速食、零食等,未來國民營養法草案的規畫也會以此方向做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