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由洛杉磯加州大學生物工程系華裔教授劉文泰(圖/劉文泰)發明的「人工電子眼」,是目前唯一通過美國聯邦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批准上市的人工仿生眼,日前在密西根大學凱洛格眼科中心順利完成全美最先兩例的移植手術。
劉文泰獲知消息後十分興奮。他表示,希望「仿生眼」的手術普及化,讓更多後天失去視力的盲者能因此重拾光明。
畢業於台灣交通大學,擁有密西根大學博士學位的劉文泰說,他是一九八八年在北卡羅來納大學任教時,因緣際會接下「仿生眼」的研究計畫,經過二十多年努力,這項發明終於在去年得到FDA許可上市。
密大眼科中心分別在一月十六日及二十二日完成的兩例仿生眼移植手術,主要針對視網膜受損病人,藉著劉文泰發明的視網膜人工電子眼系統裝置,把影像從一個小眼鏡上的照相機,以無線電傳輸到安裝在病人受損視網膜上的微電子晶片,該感測晶片會經由神經傳遞訊號,產生視覺感應,進而做出反應。
劉文泰表示,仿生眼移植手術適用於後天失明的視網膜色素病變患者。這類患者大部分的眼睛神經都是好的,但因其中感光器受損,所以影響視力,而仿生眼具有補足感光器的功能,讓患者手術後可以看到物品的位置輪廓,偵測到移動、改善方向感及行動技巧,並辨別大型字體或形狀。
密大這次仿生眼移植手術負責主刀的醫師佳雅三德拉,對於兩位接受手術的視網膜色素病變患者的重獲部分視力十分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