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幫老爸拍張照》 告別與重識的旅程

林妏霜 |2013.12.14
2310觀看次
字級
 《幫老爸拍張照》作為導演中野量太的首部長片,展現了一種直率、輕盈與自由的拍攝手法。圖/金馬國際影展提供
 《幫老爸拍張照》作為導演中野量太的首部長片,展現了一種直率、輕盈與自由的拍攝手法。圖/金馬國際影展提供
 《幫老爸拍張照》作為導演中野量太的首部長片,展現了一種直率、輕盈與自由的拍攝手法。圖/金馬國際影展提供
 《幫老爸拍張照》作為導演中野量太的首部長片,展現了一種直率、輕盈與自由的拍攝手法。圖/金馬國際影展提供
 《幫老爸拍張照》作為導演中野量太的首部長片,展現了一種直率、輕盈與自由的拍攝手法。圖/金馬國際影展提供

 《幫老爸拍張照》作為導演中野量太的首部長片,展現了一種直率、輕盈與自由的拍攝手法。

 無論在布局經營或是鏡像技巧上,不見高深繁複的建構,小品清新的形式,使觀者屏除了既定而常態的觀影習慣,難以預測角色的模式與對話,反而時時有所驚喜。

 情節僅是透過日常生活的片段,簡單地將一個三人家庭的樣貌描繪出來。故事描述一位單身母親,某日接獲前夫癌末即將離世的消息,因此委託女兒們到病院探訪,拍張父親的照片,陪父親一段時間,好好告別。

 疏離的情感

 電影雖然也涉及遺棄與死亡,卻是淡然而疏離地,沒有過於氾濫的煽情。一方面父親因外遇與母親離異十多年,兩位女孩對父親的印象只停留在幼年時,隱約記起父親曾經溫柔的陪伴,但多年未見,空缺的情感卻也顯得模糊,沒有投射。

 一方面或許是創作者,對現實生活的感知與堅持的美學,因為影像極度生活、庸常化,所以在片中所有情感的表現,少有赤裸裸的悲傷感受,每一條情感的根都刻意地扎得不深,沒有埋下蟄伏的情緒,因此回彈的力道並不如想像中飽滿強烈。

 每一個戲劇性段落,在看似即將到達情緒高點時,便丟下幽默的話語或誇張的行為,將氣氛反轉,觀者立即以笑聲作為出口。前後呼應的象徵,明確具體,無須挖掘,以幽默俏皮的話語串場,幾個出人意料的橋段,大膽新穎,引人發笑,幾乎沒有一幕戲使人感到情緒黯滅。

 但角色情感的勾勒依然是細膩的。雙線進行的情節,焦點集中在兩位性格一動一靜的姐妹。初始以青春少女的愛美、無畏與活力,襯托出她們不經世事的天真。雖然是對父親的道別之旅,見父親最後一面的路程,實則更像是一場短暫的外出之行。

 家庭的意義

 路途中,兩人才得知父親已經過世,穿著格格不入的鮮豔衣著,到達喪禮的會場;對慰弔之語的反覆練習,都帶著一種局外人的諷刺之感。

 儀式的進行與停歇之間,她們與陌生家族親友的周旋;從同父異母、分外早熟的年幼弟弟口中,一點一點拼湊、補齊父親的模樣與喜好,發覺各自與父母親相像的地方。

 兩人接受了善意的對待,也看盡了他人的誤解。在憶念父親的同時,理解了母親曾經的傷害。儘管如此,母親卻從未教導她們怨憎。因此這趟旅程,不僅是對於父親的告別,也是對母親的重識與感恩,明白了她的寬宥灑脫、避風港般的守護與鍾愛,更顯出家庭的意義。

 而畫面轉切,獨自在家的母親淘米、洗衣、曬衣、檢視脫落的線頭、穿著喪服到工作場所賣彩券,這些看似與情節無關,然而日日的生活,以及最終放心讓女兒們處理那些成人物事,表現出她獨自撫養她們健康成長的堅毅,與對她們全然的信任。

 值得一提的是,兩人受母親委託替父親拍照,拍照是瞬間記憶的存念,也是情感的印記,然而被攝主體已不在,兩人在途中討論的取景主題,及最終拍攝的場景,也十分耐人玩味。

 電影以「失算的幸福」作為宣傳前言,精準的敲進敘事核心。無人能預測幸福的離軌,生命或許顛簸,風風雨雨,而家便是有人愛你,溫暖庇護你的地方。擇愛度日,彼此包容,便能成家。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