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到佛光山的飲食文化與發展,我們一定會從「半碗鹹菜」說起,在佛光山宗史館裡,有個小小的展示櫥窗內,放著半碗不起眼的鹹菜,儘管簡單,不特別引人注目,卻是星雲大師決定弘法利生,光大佛教的起源。
講到佛光山的飲食文化與發展,我們一定會從「半碗鹹菜」說起,在佛光山宗史館裡,有個小小的展示櫥窗內,放著半碗不起眼的鹹菜,儘管簡單,不特別引人注目,卻是星雲大師決定弘法利生,光大佛教的起源。
星雲大師是志開上人唯一的入室弟子,當時志開上人對大師的管教非常嚴格。十七歲那年大師得了瘧疾,寒熱交迫、痛苦萬分地折騰了半個多月,已是奄奄一息、命在旦夕的時候,志開上人派人將自己的半碗鹹菜送給了大師。
半碗鹹菜,在當時物資缺乏的時代,真是彌足珍貴!這裡面蘊含了師父對他無聲的關懷與期許,大師當下含著滿腔熱淚,將這半碗鹹菜吃下,心中發誓:願盡形壽,將全副身心奉獻給佛教,以報師恩。
鹹菜也就是梅乾菜,是用新鮮的芥菜,經曬軟、醃漬、壓石、發酵(約一周)、曝曬、發酵、紮成球狀、儲存等步驟後,即可食用。
想起小時候最常吃的就是這梅乾菜料理了,梅乾菜可說是一道道地的客家菜食材,無論什麼菜加上些梅乾菜進去,總有讓人回憶不完的好滋味,如梅乾扣素肉,梅乾蒟蒻、梅乾菜炒筍乾、梅乾菜炒花生等,皆令人愛不釋口。
食材:
梅乾菜100g、豆餅10g、老薑10g、辣椒10g。
調味料:
油3大匙、冰糖1大匙、胡椒粉1小匙、香菇精1/2大匙、油膏1大匙。
做法:
1.先將梅乾菜泡開、洗淨砂子,擠乾水分,切一公分段備用。
2.油下鍋先爆香,拍扁老薑與辣椒,接者加入豆餅末炒香,然後加入切好的梅乾菜中火炒。
3.等到梅乾菜炒至香味出來後,加入冰糖、油膏、香菇精、胡椒粉以小火拌炒,此時邊炒邊於鍋邊灑些水,讓梅乾菜與調味料慢慢融合在一起,等水分收乾即可。
(摘錄《和大師一起吃飯》.香海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