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昕生涯轉折,以忠於自我的熱情,為C型人生寫下最佳註解
圖/迷火
職場輸贏符合「成功一定需要努力」的千古定律,「成」要嘉勉,「敗」更要加油。
「職場加油讚」,每周報導精采達人之外,也開闢Q&A諮詢,更提供教戰手冊,為職場藍、白及紫領3個族群除疑解惑!
文/記者李碧華
穿起紅色舞衣,李昕如火燄迷離,節奏充滿狂野,絢麗與奔放。等音樂乍停,還她一身素衫,活脫就是個咪著眼睛笑的女孩。因為身型瘦小的緣故,李昕始終保持少女狀態,雖然她不避諱說,自己三十五歲那年才開始學跳佛朗明哥舞,骨頭硬,身段難調,但一舞十六年,希望跟啟蒙她的林耕,舞到白頭也不休。
「當我在舞蹈時,覺得自己像在與青春做最後拚搏,已是夸父的化身,追逐那遙不可及的太陽與時光競賽。」李昕撩起長髮說,人生永遠來得及開始,遇到對的事,就算拼到最後一秒,也在所不惜。
跳舞之前,她是牙醫,一路順遂的從北一女讀到醫學院,考上美國牙醫執照、早早當上主治醫師,一切稱心如願,親友交讚,勝利人生早早定位,但,唯有自己深知,白袍束縛得太緊。「困在小小診間,病人躺下、張嘴、治療、沖洗、起身,然後,下一位,「呼,我……雖然明知病人的口腔就好像有挖不完的金礦,但是,我不屬於這裡。」日復一日的窒悶重複讓她惴慄,「我深知自己有個不安定的靈魂,我不想這樣過一生。」
這聲音,竟傳揚至遠,召喚林耕來到面前,引領她進入舞蹈世界,進而一起在淡水河邊建構出革命感情。「到了輕熟年齡才練舞,真的很難,比拔牙還難。」面對無法聽話的肢體和同行對專業持續的質疑,李昕在專注之外,也開始放鬆自己,跳舞是開心,是健身,誰又說一定要分派別流:「我意識到,很多人來學舞,是想接觸文化,不見得一定非把身段練到要上台表演。」
從不後悔自己的決定,李昕因為是吳淡如、陳文茜與莫文蔚等知名人物的老師而穩坐了佛朗明哥舞第一把交椅,但,學習永無止境,也希望舞團能增添商業模式而經營得更順遂。
8個心情分享
1.佛朗明哥是一種文化,也是一種生活方式。
2.真正 步上生命的軌道,沒有成不成功的問題,只為流汗,只為過癮,只為能自在地行走!
3.活了兩輩子,很高興自己以前是牙醫,
4.過去可以在那麼小的牙齒做那麼多事,覺得不可思議。
5.開心就好,人活著就是要開心,
6.家事、賺錢養家不一定要由女人來做,
7.如果醫學發達,一定會讓男伴生幾個小孩。
8.接受來到身邊的一切,不要抗拒,接受問題,問題就會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