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骨鬆日萬人熱情響應健走活動,為骨骼健康齊步走。贊助廠商特別以一千多個奶粉罐打造全台第一座高達六公尺的裝置藝術「愛骨鐵娘子」(圖右)。圖/骨鬆學會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昨為世界骨質疏鬆日,世界骨質疏鬆基金會(IOF)指出,全球約有兩億婦女患有骨質疏鬆症,女性過了更年期後,每四位就有一位可能因骨質疏鬆症而骨折。醫師提醒,最佳改善方法為運動,其次為日曬與補鈣。
國民健康署二○○九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顯示,國人自述且經醫師診斷有骨質疏鬆的比率隨年齡增長而增加,婦女停經後更明顯增加,女性為男性的二點五倍,國內有近九十六萬名婦女,正遭受骨質疏鬆威脅。
台大醫院老年醫學部主任詹鼎正指出,女性在停經後,骨質減少的速度會加快。骨質疏鬆症是沉默的疾病,多無明顯症狀,有些中高齡患者只會出現身高變矮、駝背,患者大多不以為意,但只要輕微跌倒,或彎腰搬運物品,即可能造成骨折。他強調,延緩與改善骨鬆最好的對策是運動,然六十歲以上罹患骨鬆症婦女,近四成沒有運動習慣。
國健署署長邱淑媞提醒,女性應從年輕開始儲存「骨本」,有三大要訣:「頂天」(日曬)「立地」(負重運動)之外,還要養成「高鈣」飲食習慣,包括:喝牛奶、吃起司、黑芝麻、小魚、傳統豆腐、深綠色蔬菜等。
響應世界骨鬆日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昨於台北市公館自來水園區噴泉庭園舉辦健走活動,鼓勵國人多喝牛奶補鈣、多運動、多走出戶外日曬,提早注重骨骼健康才能有效遠離骨鬆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