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許見風味 糖

李祖翔 |2013.10.12
2404觀看次
字級

達人說

嗜甜不健康 飲品宜DIY

吃甜食讓人覺得幸福又紓壓,但當手搖茶飲含糖成分超標,引起消費者恐慌,糖應不應吃?該吃多少才算適量?怎麼吃最健康?疑問總不得其解,且聽營養師說分明。

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營養師許秋萍表示,糖類分二種,一為「糖」,又稱精緻糖類,含單糖與雙糖,如蔗糖提煉出的黑糖、黃糖、白糖,和葡萄糖、乳糖、楓糖、人工果糖;二為「醣」,是複合性糖類,來自飯、麵等全穀根莖類食物,還有蔬果。 

「人類其實沒有攝取精緻糖類的必要性。」許秋萍解釋,若精緻糖類一天攝取量高於總攝取量的百分之十,就容易造成肥胖、糖尿病和心血管等因代謝症候群所引起的疾病。百分之十對女性而言,上限是八顆方糖;男性的上限則是九顆──因此坊間使用九顆方糖的飲品,一天不宜超過一杯,遑論號稱黃金比例的十五顆方糖了。

精緻糖類在營養師看來,熱量是相同的,無論是天然或人工,一公克糖都是4大卡熱量,只不過營養價值會隨提煉次數愈多而減少,因為營養素怕熱、怕酸,人工提煉的糖類為了殺菌,會在PH值較低的場所作業,高溫也會破壞營養素。

然而生活中少了提味的糖,口感降低不少,許秋萍指出,真想食用時,蜂蜜和楓糖是首選,營養價值最高,其次是富含鐵質的黑糖;作料理時建議以「水果入菜」,利用天然果糖的甜味取代精緻糖類;飲品部份,自製果汁比坊間含糖飲料好,濃縮果汁的營養值並不高。

DIY

「如何自製健康和美味兼具的飲品呢?」許秋萍為本報讀者設計了四道可口的配方,不但可以安心享用,還能補充營養喔!

1. 綠色奇蹟

蜂蜜:適量

奇異果:1顆半

檸檬:半顆

香瓜:1顆

開水:600C.C.

2. 香氛美人

蜂蜜:一大匙

紅蘿蔔:50公克

蘋果:60公克

柳丁:3顆

開水:300C.C.

3. QQ美顏飲

蜂蜜:少許

葡萄:200公克

紅番茄:100公克

水:300C.C.

4. 鐵定美麗

★高鐵飲品,適合女性

黑糖:二湯匙

紫高麗菜:100公克

檸檬:半顆

聖女番茄:80公克

波羅蜜:60公克

蘋果:1顆

開水:300C.C.

妙廚房

白糖華麗變身 上演金絲水果秀

宜蘭礁溪有間「無菜單」的創意料理餐廳,前身是提供興建雪山隧道高架橋工人伙食的小吃部,隨他們的要求,有不斷變換菜餚的特色。為符合健康和養生,2004年起結合藝術,巧妙運用器皿與菜餚間的「對話關係」,給顧客最大的感動,如玻璃杯中穿了洞的果汁、食材放在造型餅乾上面,每道菜的擺盤和料理本身都是藝術,餐點中的「金絲水果百匯」,更與糖緊密結合,形如鳥巢的「糖絲」,讓人食指大動。

武暖餐廳業者指出,「金絲水果百匯」是先將水果切塊、鋪底,倒入爽口的和風醬後,才開始製作糖絲。「必須把顆粒分明的白糖,用高溫融化,再持續熬煮到呈現焦糖色澤,最後將鍋子置於溫水中,讓裡頭的糖稍稍降溫,師傅就可以拉糖絲了。」廚房中,大廚拉高糖絲,以左右甩動的方式甩在架子上,等糖絲凝固後捲繞成球,「製作糖絲最重要的訣竅,在於糖的選擇和時間,必須用白糖才有硬度,用來融化的糖不能過軟或過硬;拉絲時太快成形,就失去自然的美感。」當糖絲完工,消費者就能看到外觀亮麗、口感也加分的人間美味,更添用餐趣味。

餐廳運用糖料理,成功吸引饕客目光,儘管糖在學理上不具營養價值,但餐廳所有菜餚堅持不用大火快炒,更避免油炸,依照時令與礁溪農友合作,隨時提供最新鮮的當令蔬菜,還不斷研發新式菜單,口味則獨具匠心地融合各國料理烹調之精華,因此餐廳必須以預約制來營運,菜色必為當日現做,且每季菜單都會更動,務求新鮮、創意、環保及健康,也讓食客與農業發展之間有了親密互動。

好滋味

纖纖糖蔥 敬獻灶王爺

蔗糖的應用在傳統甜點上很常見,如「糖蔥」,以蔗糖製成,顏色呈乳白,有細緻的紋路,形狀像蔥,吃起來清脆、香甜。在物資缺乏的年代,糖蔥是有錢人的點心,因此又有「富貴糖」之稱。

自創糖蔥品牌「糖的達仁」的泰雅族青年楊蜀仁笑說,許多人將「糖蔥」誤認為龍鬚糖、麥芽糖,甚至因為形狀,以為是「拉麵」。可是一談到糖蔥的製作,他正色說,為避免塑化劑的影響,雖然糖膏熬好後溫度很高,製作過程中不建議戴手套;為確保衛生,最重要也是第一個步驟便是洗手,馬虎不得,而選用優質蔗糖是他向來的堅持。

楊蜀仁指出,現代人為求保存期限延長,會添加防腐劑,但他分享,只要把糖熬煮到比較熟的程度,也就是糖的顏色偏深、相對溫度較燙,就可以使糖蔥的保存時間加長,無須加色素或添加物,保留天然原味;在外觀和口感上,只要做成實心與空心兩種,吃起來就有多元化口感,這是古人的智慧。

傳聞糖蔥是農業社會中,家家戶戶敬獻給灶王爺的「灶糖」之一,希望灶王爺吃過甜食後「上天言好事」,嘴能甜一點,在玉帝面前替人們多說好話;多多賜福讓「下界保平安」,來年給家裡更火紅的光景,小小灶糖承擔了人們的祈願。

灶糖的種類包括糖蔥、芝麻糖、麥芽糖等,可見傳統糖料理兼顧智慧、環保、衛生、天然和文化意義;又因製作過程要求精巧手藝,動作必須乾脆俐落、掌握分毫不差的時間,看似尋常的傳統甜點,其實是一場華麗的藝術展演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