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金扶獎頒獎 賴清德勉勵5位自立「家扶兒」

李祖翔 |2022.08.27
1715觀看次
字級
賴清德副總統(中)、家扶執行長周大堯(右1)、元大執行長楊荊蓀(左1)、Google亞太區產品策畫負責人尹明詩(左2)鼓勵家扶傑出青年。圖/家扶基金會提供

【記者李祖翔台北報導】家扶基金會今舉行2022金扶獎頒獎典禮,賴清德副總總出席頒獎給5位家扶傑出自立青年葉耀宗、盧明德、陳清良、黃士傑及徐鳳娥,表示5人在面對人生各種橫逆與磨難從不向命運低頭,以堅毅態度與智慧,學習永不放棄,也呼籲大眾凝聚力量,讓愛不斷炊。

盧明德-從拾荒到能源工程師,感謝認養人18年扶持

獲獎青年之一的盧明德,曾是因家境堪憂而被迫「拾荒」,他是家中長子,有7個弟妹,一家十口都仰賴父親上山採藥,母親只能用一包九元的白麵條餵飽全家人。兒時下課他就跟著父親去掩埋場檢廢棄物,假日也會去海邊拾寶特瓶,一個瓶子賣2元。從國中到高中,大家隨手亂丟的「垃圾」是他們家的重要生計。

他記得小學三年級的某個上午,和大弟為逃避學校催繳運動服費,甚至躲在乾枯水塔。直到小四時,大妹班導引介家扶資源,社工老師、家友會的哥哥姐姐都十分關心,長大後他努力爭取獎學金念大學、碩博士,期間研究「太陽能材料」有成,進入工研院「再生能源」產業服務,至今榮獲多項專利,2019年獲得工研院傑出研究獎銀牌獎,隔年再帶領「染料敏化電池」研發團隊進入台塑企業。

如今42歲的他很感謝家扶中心的資助,所以時常回去勉勵學弟妹,更擔任助養人,讓愛像再生能源一樣生生不息。特別是他曾說想聯繫幫助自己18年的認養人張鎮在先生,沒想到今天的活動上相遇,讓他興奮不已。

黃士傑-從浪子到營造總經理,聽阿嬤的話回饋社會

36歲的黃士傑也是家中長子,從小父母不在身邊,由阿嬤和阿伯們照顧。念書時同學嘲笑是「沒父沒母的小孩」,他因此天天打架惹事。高職輟學在外浪流連,多次差點命喪黃泉,直到當時幼稚園的女兒哭著說:「你死了,我就沒有爸爸了。」讓他想起小時候沒父母照顧的辛酸,徹底悔悟,跟在大伯身邊學做土水。

黃士傑在豔陽下打牆壁、擔磚塊及砂土,體會賺錢生活不容易,6年多前,大伯將泥水工事業交給他,從傳統土木進階到營造業,再擴展建設公司,他體會到除了當一個負責任的爸爸,也要當一個負責任的老闆。

而接受家扶引介資源是在高職時,阿嬤曾對他說:「吃人一口,還人一斗」,所以他在33歲就投入彰化家扶各項扶幼助貧工作,期許自己更有能力、讓台灣囝仔愈來愈好。

葉耀宗-從喝自來水到成為微菌醫師,當學弟妹典範

49歲的葉耀宗,3歲時父親車禍過世,母親擺攤撫養他和妹妹,為躲避警察取締,居無定所,一家人就住在向店家租的、木板隔的小房間,房間只容得下一張雙人床。母親和妹妹睡床上,他睡地板,那時三餐只能吃「鐵人牌」麵條;母親賣雜貨時,他騎著兒童三輪車,全家賴以維生的待售貨品就堆在三輪車後座。

小學為了存錢補習常把午餐錢省下來,「太餓就喝自來水」。大學到超商打工賺生活費,過期下架的食物就變成今日的餐點。葉耀宗求學路上抱持吸收新知識、不斷充實自我,退伍後先到醫院當醫檢師,後返學術研究領域,含博士班3年僅花了10年就取得正教授資格;現在致力於學術,專注腸道微菌叢、腫瘤醫學、癌症治療等,他並長期關懷家扶學子、用心回饋做為最佳示範。

陳清良-從貧弱童工到創業有成,贈被助弱勢抗寒冬

58歲的陳清良是亞隴食材企業有限公司負責人,父親因病過世,母親靠家庭代工扛起照顧3名孩子及年邁祖母的重擔。他小三開始了童工歲月,從工廠包裝、宴席送菜等,還會分擔家務撿拾木頭燒熱水,直到接受家扶扶助,他才能參加屬於孩子的活動,且還是唯一可以吃白米飯的機會。

讓他印象深刻的是國外認養人提供耶誕節禮金,母親會用來買兄妹的文具,甚至是奢望的球鞋,「下雨時深怕鞋子溼了,還將鞋子掛在脖子上,赤腳踩著雨水回家。」

為改善家計,他轉服志願役軍官,退役後念著做人要飲水思源的道理,主動回家扶幫忙,出錢出力幫忙修繕居家環境,寒流來襲前更捐贈羽絨被給扶助家庭,把自己曾經感受到的溫情延續下去,讓家扶的學弟妹也能有「家」的感覺。

而後進入百貨業,一路升上經理。後來創業,但面臨百萬債務、嚴重水災致廠房全毀,他都沒想過放棄,如今公司規模跨越各種美食通路,近期又與阿里巴巴國際電商平台簽約,讓優質台灣產品再次跨出國際市場。

徐鳳娥-單親感念家扶發扶助金,創業捐5340萬回饋

60歲的徐鳳娥,父親在她國中時驟逝,母親扛起照顧3個小孩,當時妹妹5歲、弟弟3歲。為家計,母親兼職三份工作,曾住進屠宰場的員工宿舍,一家4口擠在不到3坪的房間。身為長女的徐鳳娥,放學後,協助母親打飯、洗碗,並接手照顧年幼弟妹。

高中畢業徐鳳娥步入社會分擔家計,每次搭公車前往家扶領取扶助金都心懷感激,期許有能力時也幫助他人,2002年她創立生麗國際公司,2013年傳愛家扶,十年已捐助超過5,340萬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