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健雜誌》針對五大連鎖麵包店產品大調查,連鎖麵包大多含反式脂肪,如聖瑪莉甜甜圈、順成司康含鋁量較高,恐增加心血管及失智風險。圖/記者邱麗玥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最新調查發現,市售麵包多數含反式脂肪、高油、高鹽,看似「清淡」的吐司,鈉含量特別高;部分甜甜圈與司康含鋁。專家提醒,鈉攝取過多易致高血壓,鋁吃多傷害神經系統,想吃麵包除了慎選,也可嘗試在家做。
《康健雜誌》對幾分甜、山崎麵包、順成蛋糕、聖瑪莉、米哥烘焙坊五大麵包連鎖店進行調查,以台北車站與南京商圈分店為主,抽查二十項產品的含鈉量、反式脂肪、飽和脂肪比例、含鋁膨鬆劑比例。
結果顯示,所有吐司每一百公克含鈉量,都超過四百毫克以上;所有麵包的飽和脂肪比例,都高於三分之一,有些甚至高達六成多;十七項麵包、糕點驗出反式脂肪;聖瑪莉的甜甜圈、順成蛋糕的司康含鋁。
台灣營養基金會執行長吳映蓉說,麵包已成為國人主食,民眾卻不察覺多數麵包都是「高油食物」,且含「反式脂肪」,長久食用可能會導致心血管疾病。
民眾早餐常吃的吐司,業者為了防腐與增加口感,鹽分含量超過多數麵包。以含鈉量最高的聖瑪莉為例,一片吐司含鈉量三百五十八毫克,只要吃兩片就超過世界衛生組織每餐六百六十六毫克建議量,若再搭配含鹽的起士、火腿,長期食用易致高血壓。
吳映蓉推測,聖瑪莉的甜甜圈、順成蛋糕的司康含鋁,可能是使用較便宜的含鋁膨鬆劑所致;體重三十公斤的小朋友,一周吃七個聖瑪莉甜甜圈,就超標。她建議消費者多吃營養價值高的全榖麵包,攝取胚芽內的各種維生素、礦物質。味道太香、色澤太豔、口感太軟、加工太過繁複的麵包少吃,不妨在家自己做麵包。
林口長庚醫院腎臟暨毒物科副教授顏宗海指出,食物中不應該驗出含鋁,攝取過多的鋁會傷害神經系統,導致失智症,或沉積在骨頭,造成骨質疏鬆,呼籲業者盡快改變製作方式與流程。
《康健雜誌》呼籲業者研發低油、少糖、少鹽的健康麵包,自主標示成分、熱量,也建議消費者少買大量生產的麵包,可選擇到「前店後廠」(非中央工廠)的麵包店消費,比較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