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閃發光淘金史

文/符芝瑛 圖/顧敏慎 |2013.09.28
1381觀看次
字級
當年淘金客就是要背著這麼多裝備與食物跋涉過雪地。
仿真金庫,金光閃閃,令人不禁怦然心動。

黃金人人愛,近幾年黃金價格大漲,阿拉斯加的一部淘金史,更加顯得閃閃發光。

一八九六年至一九○一年間,傳出阿拉斯加史凱威(Skagway)地區發現金礦,消息傳到舊金山及西雅圖,一夜致富的夢想使得這一片白茫茫的永凍大地,出現淘金人前仆後繼的足跡。資料顯示,陸續大約有三萬多淘金客抵達,其中不乏律師、工程師,甚至連西雅圖市長都辭職加入淘金的行列。

我在史凱威的淘金博物館駐足良久,仔細瀏覽揣摩那個世代。遙想報童高喊著阿拉斯加發現金礦,一張張「號外」報紙洛陽紙貴,搶購一空,人們在躁動情緒的鼓舞下,擠出口袋裡僅有的錢,買張蒸氣船的船票,買好食物及補給品(當時政府規定,每個人必須攜帶足夠一年的糧食與衣物用品才能出發,大約重一千公斤),然後沿著阿拉斯加內灣向北航行(其實也就是我們今天郵輪的航線)。下船之後,搭建簡陋的木屋,就開始捲起袖子,挖出一鏟一鏟的泥土,反覆用水淘洗,盼望可以在篩網底部看到黃澄澄的金沙,幸運的人還會淘到金塊。

因為有這麼多人集結,城市應運而生,其中道森市(Dawson)最為有名,開起了雜貨店、酒吧、銀行,甚至妓院。博物館的資料顯示,當時整個城市只有一位警長,無法維持治安,結果就由槍與拳頭說了算,因此很多淘金客不是死於天寒地凍,就是死於酒醉搶奪鬥毆。

一九○三年,淘金熱消退,真正致富的人不到十分之一,據統計,阿拉斯加總共挖出七十五萬公斤左右的金子。博物館模擬了一間儲金庫,將當時所有淘出來的金沙熔化鑄造成一塊塊金磚,存放在此。雖然明知是仿製品,但靠近看的時候仍有些怦然心動,可見黃金的魔力,難怪當時那麼多人捨了性命也要去賭一把。

目前阿拉斯仍有金礦開採,但真正值錢的其實是黑金──石油。另外一個財源為觀光旅遊。以凱契根為例,全市人口只一千出頭,但同一天有四艘大型郵輪到港,下船旅遊的近一萬人,當天整條街上的商店擠滿觀光客,彷彿重現淘金時代的榮景。

但是一位當地人告訴我,九月一過,郵輪停駛,這裡就會變成一座鬼城,所有商店大門緊閉,很多美國本土來打工的候鳥也會飛走。一切等待明年五月雪融後 ,聽到郵輪汽笛聲響,這些埋藏在叢山與峽灣之間的小城市才會再活過來。如同鮭魚的故事,一年一年反覆循環。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