鮭魚返鄉傳承之旅 文/符芝瑛 圖/顧敏慎 |2013.09.28 語音朗讀 722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貪吃的海鷗在河海交界處捕食鮭魚。體力不支的鮭魚死在返鄉路上。這條小溪的上游是鮭魚出生地。 鮭魚返鄉的傳奇,以前就聽過不少。每年夏秋之交的三個月,年紀約四歲的鮭魚群從大海裡逆流回到出生的淡水上游產卵交配,旅程達上千公里。牠們一旦進入淡水便停止進食,一心一意溯溪而上,產卵交配完畢就自然死亡,結束一期的生命。 無論在哪條河誕生,鮭魚總會回到原來那條河產卵,這種記憶力種植在鮭魚的DNA裡,世世代代傳承,讓人無限著迷。 九月是鮭魚之旅的尾聲,我在有「鮭魚之都」的凱契根(Ketchikan)聆聽這種奇妙生物的生命最終樂章。從河海交會口徒步,就可以看到數量驚人的鮭魚正奮力往上游,而一些已經筋疲力盡的夥伴則陳屍在岸邊的淺灘或飄浮在河水中。撿便宜的海鷗飛來大快朵頤,我還看到一隻海豹已經吃到肚皮圓滾滾。聽說阿拉斯加棕熊每年也會「守溪待鮭」,大量捕食蛋白質豐富的鮭魚,儲存能量好度過漫長冬眠。可惜無緣一見。 在一處高低差約五公尺的溪流處,我們從橋上觀察,數以百隻的鮭魚彈跳躍起,試圖衝過湍急水流往上前進,一次一次,不屈不撓,我忍不住為牠們加油,「Go!Go!」也由衷敬佩這些小傢伙堅強的意志力,換成我們人類,能不能做到? 終於到了目的地,一處上游的淺灘,母魚用尾巴掃出一片平地,在石頭上面產卵,公魚立刻上前撒下精子,兩者結合,便開始新的生命周期。公魚母魚不久後便死亡,成為蛆蟲或小魚小蝦的食物;待小鮭魚孵化,這些蛆蟲或小魚小蝦,又成為小鮭魚的食物。親代的死亡之必要,孕育子代生存之可能,不斷循環,綿延年年。 據科學家研究,在溪中孵化的小鮭魚,大約只有千分之一能夠存活,然後順著祖先的道路,一趟趟在大海與溪流中往返。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在鮭魚身上充分顯現。不過,人類的刻意加工打破了這個道裡,因為鮭魚的高經濟價值,阿拉斯加以人工方式養殖鮭魚,使得牠們被圈養在一定範圍內,喪失了遨遊大海的機會,也不再需要逆流而上繁衍下一代。人類取代上帝,主宰鮭魚的命運,對牠們而言,不知是禍是福? 前一篇文章 移動的五星級飯店 下一篇文章 閃閃發光淘金史 熱門新聞 01奉行四給 劉宗澤獲昆大傑出校友獎2025.10.3002【人間有愛 】提早十分鐘2025.10.3003人間佛教聯合總會赴梵蒂岡 參與宗教對話宣言60周年慶2025.10.3004桃園花彩節 周末大溪登場2025.10.3005【寶島踏查】新竹湖口老街天主堂2025.10.3006輝達總部選址確定 落腳北士科T17、T182025.10.3007燕子口堰塞湖消失 台8線開放通行 2025.10.3008推廣兒童歌仔戲 鄉村巡演明開跑2025.10.3009習川會今登場 台海議題受矚2025.10.3010以控哈瑪斯違反協議 再空襲加薩2025.10.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泰國朝聖❷】 芭達雅真理聖殿【泰國朝聖❶】 暹羅古城76府【印象旅人】翠峰山屋 山毛櫸為芳鄰太平山避暑賞冬皆宜 【印象旅人】 木曾五木護樹典故 作者其他文章【文化大觀園】 西施在哪裡賞月 ──明月灣探幽閃閃發光淘金史 移動的五星級飯店 冰封之地璀燦之鑽 海闊天空-航向北方,更北方 阿拉斯加郵輪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