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絲路 不可絲藝〈一〉 陳玲芳 |2013.09.14 語音朗讀 311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緙絲工藝:深具文創潛能 說到現代絲綢的應用,除了絲巾、床單、蠶絲被、絲製衣服等,你可曾聽過「緙絲」?這項特色工藝品,在工藝家與收藏家眼裡,深具文創潛能。圖/李定遠提供、路透緙絲工藝品有「古董界的軟黃金」之稱。圖/李定遠提供、路透緙絲工藝品有「古董界的軟黃金」之稱。圖/李定遠提供、路透 緙絲工藝:深具文創潛能 說到現代絲綢的應用,除了絲巾、床單、蠶絲被、絲製衣服等,你可曾聽過「緙絲」?這項特色工藝品,在工藝家與收藏家眼裡,深具文創潛能。 國內罕見的緙絲工藝收藏家李定遠,以「古董界的軟黃金」形容緙絲工藝品的無窮潛力。一九九五年,李定遠被緙絲的精緻和高難度的織法所吸引,於是展開收藏。他強調,古稱緙絲為「織中之聖」,其強度遠高於任何絲綢類工藝品,經得起摸、擦、揉、捏、洗,歷代存留至今的絲綢藝術品,屬緙絲保存最為完好,故又稱「千年不壞的藝術織品」。 緙絲是一項歷史悠久,織法特殊的絲織工藝,與一般通經通緯的織造方式不同,係以簡單的平紋木機,採「通經斷緯」方法織造。「緙」之義,又稱「織緯」,其畫面構成全賴緯線變化,織出的圖案正反兩面皆同,由於不同顏色緯線織成圖形互不關聯,會在圖案形狀周圍留下鋸齒狀空隙,因而又稱「刻絲」。 培養緙絲傳人 中國的緙絲織物遠在彩陶土器時期即已存在,到商代緙絲織物製作已很精良。緙絲工藝在唐代,隨著遣唐使和各國的留學人士傳播到世界各地。 二○一○年上海世博會,一幅巨大的現代緙絲精品「貴妃醉酒」,獲得世博金獎和國際大獎。李定遠前往世博會,展後在北京展出的「曹美姐緙絲作品展」上參觀,結識了中國緙絲傳藝大師曹美姐,曹美姐講述了許多有關緙絲製作和保存的寶貴經驗,讓他對收藏緙絲有了更大的信心。 佛光緣美術館總館去年春節期間,推出「錦上飛彩─陳文緙絲藝術展」,邀請蘇州禎彩堂工藝美術師陳文來台展出。從事緙絲創作二十餘年的工藝美術師陳文,即是曹美姐的學生,她融合當代文化特點,讓緙絲以寫意方式呈現,做出與傳統不同的現代創作。 去年李定遠邀請曹美姐來台參訪,拜訪了故宮博物院、文化部、全國商業同業公會等機關首長,並首度公開他所收藏的古董緙絲藏品。李定遠發願將手中珍藏的幾幅緙絲精品轉售給其他有緣人,籌措部分運作經費,和曹美姐合作開辦「緙絲技藝學校」,培養緙絲傳人,讓此「宜古宜今」的中華絕技在華人世界中永遠流傳。 前一篇文章 穿越絲路 時空線索 下一篇文章 穿越絲路 不可絲藝〈二〉 熱門新聞 01【詩】夏身2025.08.1502智利佛光山 祝福寶寶平安成長2025.08.1203【閃文集】黃金杯2025.08.1204佛光山佛館 台灣最強博物館2025.08.1305北區知賓培訓 以專業服務廣度有緣人2025.08.1406社論--許倬雲院士的悲願2025.08.1307泰華寺致力譯經 促南北傳佛教融和2025.08.1408【論愛談情】把愛說出口2025.08.1209國際青年聚佛光山 行佛落實三好2025.08.1310蔬食族營養健康滿點 補充蛋白質、鐵、B122025.08.14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貧僧有話要說一說 我還是以「貧僧」為名吧!三好沙彌 變變變動手做.樂趣多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活動地圖讀好書.吃好食.最安心花媽蔬食.樂活高雄 作者其他文章台灣醫療外交 傳承愛與責任挺顱顏家庭 溫昇豪募款傳愛人工生殖備孕壓力大 醫籲夫妻突破3難關暖月唐心中秋禮 守護唐寶寶面對憂鬱症挑戰 從復發到重拾希望立秋養生首重潤肺 少吃辛辣冰冷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