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絲路 不可絲藝〈一〉 陳玲芳 |2013.09.14 語音朗讀 312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緙絲工藝:深具文創潛能 說到現代絲綢的應用,除了絲巾、床單、蠶絲被、絲製衣服等,你可曾聽過「緙絲」?這項特色工藝品,在工藝家與收藏家眼裡,深具文創潛能。圖/李定遠提供、路透緙絲工藝品有「古董界的軟黃金」之稱。圖/李定遠提供、路透緙絲工藝品有「古董界的軟黃金」之稱。圖/李定遠提供、路透 緙絲工藝:深具文創潛能 說到現代絲綢的應用,除了絲巾、床單、蠶絲被、絲製衣服等,你可曾聽過「緙絲」?這項特色工藝品,在工藝家與收藏家眼裡,深具文創潛能。 國內罕見的緙絲工藝收藏家李定遠,以「古董界的軟黃金」形容緙絲工藝品的無窮潛力。一九九五年,李定遠被緙絲的精緻和高難度的織法所吸引,於是展開收藏。他強調,古稱緙絲為「織中之聖」,其強度遠高於任何絲綢類工藝品,經得起摸、擦、揉、捏、洗,歷代存留至今的絲綢藝術品,屬緙絲保存最為完好,故又稱「千年不壞的藝術織品」。 緙絲是一項歷史悠久,織法特殊的絲織工藝,與一般通經通緯的織造方式不同,係以簡單的平紋木機,採「通經斷緯」方法織造。「緙」之義,又稱「織緯」,其畫面構成全賴緯線變化,織出的圖案正反兩面皆同,由於不同顏色緯線織成圖形互不關聯,會在圖案形狀周圍留下鋸齒狀空隙,因而又稱「刻絲」。 培養緙絲傳人 中國的緙絲織物遠在彩陶土器時期即已存在,到商代緙絲織物製作已很精良。緙絲工藝在唐代,隨著遣唐使和各國的留學人士傳播到世界各地。 二○一○年上海世博會,一幅巨大的現代緙絲精品「貴妃醉酒」,獲得世博金獎和國際大獎。李定遠前往世博會,展後在北京展出的「曹美姐緙絲作品展」上參觀,結識了中國緙絲傳藝大師曹美姐,曹美姐講述了許多有關緙絲製作和保存的寶貴經驗,讓他對收藏緙絲有了更大的信心。 佛光緣美術館總館去年春節期間,推出「錦上飛彩─陳文緙絲藝術展」,邀請蘇州禎彩堂工藝美術師陳文來台展出。從事緙絲創作二十餘年的工藝美術師陳文,即是曹美姐的學生,她融合當代文化特點,讓緙絲以寫意方式呈現,做出與傳統不同的現代創作。 去年李定遠邀請曹美姐來台參訪,拜訪了故宮博物院、文化部、全國商業同業公會等機關首長,並首度公開他所收藏的古董緙絲藏品。李定遠發願將手中珍藏的幾幅緙絲精品轉售給其他有緣人,籌措部分運作經費,和曹美姐合作開辦「緙絲技藝學校」,培養緙絲傳人,讓此「宜古宜今」的中華絕技在華人世界中永遠流傳。 前一篇文章 穿越絲路 時空線索 下一篇文章 穿越絲路 不可絲藝〈二〉 熱門新聞 01佛光會啟動救災SOP 逾千人馳援光復2025.09.2702基隆潮藝術 18公尺光獸現身2025.09.2803依舊青山入眼來2025.09.2804新馬寺校園佛學會考 6校逾4千學生參與2025.09.2905佛光人愛心接力 挺進泥濘第一線2025.09.2806南韓氣候正義示威 臥地抗議2025.09.2807水災後無形殺手 類鼻疽2025.09.2908莊佳穎採紅菱 獲《國家地理》雜誌台灣攝影佳作2025.09.2909台灣最美風景 鏟子超人湧入光復送暖2025.09.2710【考考你的智力】2025.09.29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貧僧有話要說一說 我還是以「貧僧」為名吧!三好沙彌 變變變動手做.樂趣多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活動地圖讀好書.吃好食.最安心花媽蔬食.樂活高雄 作者其他文章服藥者吃柚子應適量 避免副作用月餅健康吃有訣竅 挑堅果餡小量享用吃燒烤就醬搭 無肉不失色佛光人愛心接力 挺進泥濘第一線夠好父母展韌性 青春兒女不卡關吃完燒烤來顆綠奇異果 友善腸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