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絲路 不可絲藝〈一〉 陳玲芳 |2013.09.14 語音朗讀 313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緙絲工藝:深具文創潛能 說到現代絲綢的應用,除了絲巾、床單、蠶絲被、絲製衣服等,你可曾聽過「緙絲」?這項特色工藝品,在工藝家與收藏家眼裡,深具文創潛能。圖/李定遠提供、路透緙絲工藝品有「古董界的軟黃金」之稱。圖/李定遠提供、路透緙絲工藝品有「古董界的軟黃金」之稱。圖/李定遠提供、路透 緙絲工藝:深具文創潛能 說到現代絲綢的應用,除了絲巾、床單、蠶絲被、絲製衣服等,你可曾聽過「緙絲」?這項特色工藝品,在工藝家與收藏家眼裡,深具文創潛能。 國內罕見的緙絲工藝收藏家李定遠,以「古董界的軟黃金」形容緙絲工藝品的無窮潛力。一九九五年,李定遠被緙絲的精緻和高難度的織法所吸引,於是展開收藏。他強調,古稱緙絲為「織中之聖」,其強度遠高於任何絲綢類工藝品,經得起摸、擦、揉、捏、洗,歷代存留至今的絲綢藝術品,屬緙絲保存最為完好,故又稱「千年不壞的藝術織品」。 緙絲是一項歷史悠久,織法特殊的絲織工藝,與一般通經通緯的織造方式不同,係以簡單的平紋木機,採「通經斷緯」方法織造。「緙」之義,又稱「織緯」,其畫面構成全賴緯線變化,織出的圖案正反兩面皆同,由於不同顏色緯線織成圖形互不關聯,會在圖案形狀周圍留下鋸齒狀空隙,因而又稱「刻絲」。 培養緙絲傳人 中國的緙絲織物遠在彩陶土器時期即已存在,到商代緙絲織物製作已很精良。緙絲工藝在唐代,隨著遣唐使和各國的留學人士傳播到世界各地。 二○一○年上海世博會,一幅巨大的現代緙絲精品「貴妃醉酒」,獲得世博金獎和國際大獎。李定遠前往世博會,展後在北京展出的「曹美姐緙絲作品展」上參觀,結識了中國緙絲傳藝大師曹美姐,曹美姐講述了許多有關緙絲製作和保存的寶貴經驗,讓他對收藏緙絲有了更大的信心。 佛光緣美術館總館去年春節期間,推出「錦上飛彩─陳文緙絲藝術展」,邀請蘇州禎彩堂工藝美術師陳文來台展出。從事緙絲創作二十餘年的工藝美術師陳文,即是曹美姐的學生,她融合當代文化特點,讓緙絲以寫意方式呈現,做出與傳統不同的現代創作。 去年李定遠邀請曹美姐來台參訪,拜訪了故宮博物院、文化部、全國商業同業公會等機關首長,並首度公開他所收藏的古董緙絲藏品。李定遠發願將手中珍藏的幾幅緙絲精品轉售給其他有緣人,籌措部分運作經費,和曹美姐合作開辦「緙絲技藝學校」,培養緙絲傳人,讓此「宜古宜今」的中華絕技在華人世界中永遠流傳。 前一篇文章 穿越絲路 時空線索 下一篇文章 穿越絲路 不可絲藝〈二〉 熱門新聞 01印尼佛教大學、佛光山叢林學院 簽MOU2025.11.1202多倫多佛光山 獲頒建築文化遺產獎2025.11.1203修行入廚慈悲入味 台韓寺剎飲食交流2025.11.1204【快樂塗鴉簿】夢幻鳥2025.11.1205【練瑜伽品生活】橋式 簡單動作不簡單2025.11.120695歲巴菲特發告別信:將歸於沉寂2025.11.120718年首訪陸 西班牙國王今晤習近平2025.11.1208佛光會參與COP30 推廣環保與心保2025.11.13093國寶畫故宮南院合體 僅限42天 2025.11.1210法華禪寺皈依典禮 佛子開啟修行旅程2025.11.1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貧僧有話要說一說 我還是以「貧僧」為名吧!三好沙彌 變變變動手做.樂趣多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活動地圖讀好書.吃好食.最安心花媽蔬食.樂活高雄 作者其他文章守護偏鄉 台東早產兒日點燈寒士吃飽30 楊婷婭籲助弱勢罕病病友創作 綻放希望大稻埕走秀 視障者展現自信更年力綻放 迎向第二黃金人生飲食調理養肺潤燥 立冬防咳、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