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是一本外人難理的帳,我一向不介入其中參與意見。有人向我八卦誰誰誰當了小三或有曖昧情事,我通常只以「喔喔喔」帶過,不管是有小三或當小三的人,他們全都在「自找麻煩」,把內心折磨焦慮當有趣,得意印證:「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偷不著。」享受著我們早已忘記的戀愛酸甜苦辣後,再回到理智道德倫理親情的世界裡被揍幾拳,以為翻騰刺激便是豐富生活。
我聽過這樣一個故事,兩個中年事業有成的台商相遇,互道平常生活,兒女早已長大成人的某台商嘆道,本該閒雲野鶴地過半退休生活,卻因小三生了個女兒,成了老爸爸,清閒不得,他搖頭嘆道:「真是扛架(台語,麻煩之意)。」語氣間彷如一顆洩了氣的氣球,風花雪月只能隨風翻飛。
在我採訪過的許多知名人物中,T先生一直令我耿耿於懷。我掛懷的不是他的事蹟如何感動我,而是他的老少配戀情是否已開花結果?當年他已七十,與一名二十歲上海大學生相戀,他的臉上綻放如青春少男的戀愛光芒,享受女孩對他的百依百順,不論女孩為錢為情,全不在乎。他在我們這些僅僅一面之緣的陌生人前,以他的老手摸著小女友的嫩手卿卿我我,尷尬地反而是我們。
但T先生不是省油的燈。他送了一大束花給女孩,要女孩搭公車回家,他知道女孩會得到滿車人的羨慕眼光;他送女孩無法擁有的名牌包,知道女孩為了揹名牌包,會乖乖到他家裡報到;他像個好女婿般恭敬地與女孩父母講電話,知道對年紀比他年輕的女孩父母給些承諾,是他獲得少女心的捷徑。T先生如此用盡心機,倒令旁觀的我們價值錯亂,直覺這不過是一場愛情遊戲,但不知這麼多年過去了,他是否已夢醒?
前陣子因為手痛,到醫院復健科進行治療,初踏入復健科的職能治療室,還真誤以為來到東南亞,不少外傭陪著主人就診,主人的手腳被架上復健機器,她們也沒閒著,拿起手機互拍、自拍,玩得不亦樂乎。角落裡,有幾個年輕人陪著中老年人,有祖孫檔、有父女檔,也有差不多年紀的老夫妻相扶持,一起到醫院復健治療,蹣跚的步伐拖出一道美麗的歲月痕跡,卻令我擔心起老人照顧老人,互相拖累,終致釀成悲劇的社會新聞。
朋友有回開玩笑問:「二十歲、三十歲、四十歲、五十歲、六十歲、七十歲……這些年紀的男人會想跟幾歲的女人在一起?」結果答案只有一個:「二十歲!」哈哈,青春二十歲任誰都想好好珍藏啊!我的中年友人C在生命的最後,陪伴他的是一位二十歲的越南女孩,起初我們以為只是住得近的鄰居,後來發現管理員稱呼她為「C太太」,才知道他倆關係,雖然這曖昧最終未能公開,但我們十分感謝有她相伴,朋友的抗癌之路才不致茫茫無依。
感情帳真難理,我相信,只要真心真意,相扶持的身影裡沒有年歲之分,只有愛意深濃。
(本專欄隔周四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