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臺孝經〉刻石(上圖),唐玄宗李隆基親自撰寫序文並書丹,石刻在唐朝天寶四年竣工。
這石塊非常巨大,建造於在三層石臺之上,故名為〈石臺孝經〉,刻石目的是為了以孝治理天下。
〈石臺孝經〉立於西安碑林博物館內,但它並沒有像一般的石碑陳列於展示室中,而是有座專屬的碑亭特別展示著。
碑亭有林則徐題寫的「碑林」兩個大字橫匾,若是步入西安碑林博物館參觀,這座亭最醒目,是最先映入眼簾的碑刻。因此,在碑林素有「迎客第一碑」之稱。
〈石臺孝經〉刻石,是聳立的長方柱體,寬一公尺多、高約六公尺餘。它四面均刊刻文字,其最顯貴之處,是集唐玄宗及唐肅宗兩位帝王與隸、行、楷、篆四種書體於一。
碑石正文是孔子《孝經》的原文,由唐玄宗李隆基親筆抄錄並注解,是隸書字體,他用筆豐腴華美,結構莊嚴恢弘,堂堂大度的筆姿,極富貴氣。
此石最上方的碑額,題寫「大唐開元天寶聖文神武皇帝注孝經臺」十六字篆書,是彼時的太子,之後的唐肅宗李亨所寫。
碑側則刻有唐玄宗以行書寫成的批注;此碑後段是鐫刻主事機關與參與官員的名字,以工整的唐楷小字書寫。
唐玄宗的隸書,除了眾所周知的〈石臺孝經〉刻石之外,尚有〈紀泰山銘〉及〈慶唐觀紀聖銘〉等作品。
〈紀泰山銘〉是一件摩崖刻石,字大如斗,雄渾遒勁,是其意氣風發時寫成;另外,〈慶唐觀紀聖銘〉字與字的間距較寬,字體略纖細,沒有前兩者大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