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前二○三年,項羽在成皋與駐軍黃河北岸的劉邦對峙。這時,後方傳來急報:建成侯彭越率部襲擊楚軍後方梁地,接連攻下了十七座城池。一旦梁地失守,楚軍的後方補給就斷了。無奈,項羽只好率兵回去救援。
臨走時,項羽派大司馬曹咎鎮守成皋,並囑咐說:「成皋易守難攻。如果劉邦來進犯,你只需堅守,不可出戰。只要堅守十五天,等我歸來,便是頭功一件。」曹咎點頭表示答應。
項羽走後,劉邦馬上就率大軍來攻城。無奈城防堅固,曹咎又不肯出城應戰,劉邦沒能得手。這時,張良建議說:「現在看來,我們只能從曹咎那裡下手了。」隨後,張良便向劉邦說出自己的計策,劉邦聽了高興點頭表示贊許。
很快,漢軍士兵就在汜水河岸邊,向著成皋大罵曹咎是縮頭烏龜。什麼話難聽,漢軍士兵就罵什麼。
對此,曹咎自然很是生氣。接連被罵幾天後,曹咎實在是忍不住了,氣得想出城教訓劉邦,但被副將司馬欣和董翳勸了下來。
見曹咎還是不出城應戰,漢軍又打起了死人出殯時招魂用的白幡,寫上曹咎的名字詛咒他。
這次,曹咎氣得肺都要炸了,他不顧副將的阻攔,親自帶兵殺出了城。然而,曹咎的軍隊渡河剛渡到一半,就遭到漢軍的伏擊。
結果曹咎大敗,成皋被劉邦順利攻破,曹咎最後絕望自殺。
一座原本堅不可摧的城池,就這樣被辱罵聲給攻陷了。
曹咎的悲劇啟示我們:在日常交際中,面對別人的羞辱和挑釁,不要輕易動怒,不要讓冷嘲熱諷影響自己,要保持冷靜,堅守住自己的原則和立場,這既是一種氣度,也是一種智慧;否則,就有可能吃虧上當。古人之所以說「小不忍則亂大謀」,就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