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台灣B肝策進會昨天公布研究結果,台灣C型肝炎感染者約四十九萬人,十四萬人已檢測出C型肝炎,卻多半不了解C肝治癒率超過八成,或過於害怕藥物副作用,未接受治療。
中央研究院院士陳培哲、B型肝炎醫療策進會理事長高嘉宏與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肝膽胰內科主治醫師戴嘉言,昨日出席記者會,提醒民眾,只要積極治療,戰勝C肝其實不難。
退休老師呂素卿,五十歲時健檢發現C肝,五年後才接受標準治療,嚴重貧血,歷經輸血、減藥、停藥還是失敗,第二次療程時,先摘掉脾臟再治療,頭暈、嘔吐、失眠等症狀也發生,她仍勇敢面對、找醫師一起控制副作用,堅持一年後,治療成功,換來「肝」淨人生,她說很值得。
高嘉宏說,C肝病人平均治療約兩年,有八成病人會先看中醫,有的同時找西醫監測肝指數。多數醫師指出,病患不願就醫原因,擔心藥物副作用、想等新藥或退休,也有人怕健保不給付。
戴嘉言說,健保給付C肝藥物,長效干擾素與雷巴威林的標準治療,療程二十四到四十八周,治癒率在七成七到九成五之間,高於歐美的五到八成左右。
調查估計十四萬人有C肝卻置之不理,更多人不知自己有C肝。戴嘉言警告,C肝拖延不治療者,在十到二十年內,有三分之一惡化成肝硬化,其中每年又有百分之三到五會變成肝癌,千萬不要忽略定期篩檢、持續治療以及追蹤病情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