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八十六歲黃爺爺,有多年高血壓及糖尿病史,三年半前陸續發現罹患乳癌、腎臟癌及攝護腺癌,三腫瘤都是原發癌。所幸在家人鼓勵及醫師治療下,勇敢接受手術切除與藥物治療,定期回診追蹤,迄今都無轉移或復發跡象。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乳房外科主治醫師陳清祥表示,男性也會罹患乳癌,只要迅速接受治療,治癒機率都很高,提醒民眾應定期做檢查,若發現異常應就醫詳細檢查。
黃爺爺超音波檢查時,發現右腎有一個兩公分大腫瘤,接受針刺切片後,經北醫附醫泌尿科主任葉劭德判斷,確診為早期原發腎臟癌。醫療團隊考慮病患年事已高,建議以微創冷凍刀治療,術後仍可保有良好生活品質。
北醫附醫泌尿科主治醫師吳政誠表示,腎臟癌早期幾乎沒症狀,發現時,往往已侵犯到其他器官,才會引起血尿、疼痛等症狀,只要定期接受健檢,經由腹部超音波都可及早發現,早期治癒率相當高。
之後黃爺爺又在葉劭德門診時,經醫師觸診發現黃爺爺攝護腺腫大,且有一處硬塊,再經病理切片檢查證實是第三期原發攝護腺癌。黃爺爺再次接受微創冷凍刀治療,術後恢復良好,也沒有發生小便失禁等副作用。
吳政誠提醒男性,若有頻尿、排尿困難、尿的口徑變小、甚至疼痛及血尿等症狀出現,應盡速就醫檢查及接受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