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第一本書 -- 陳紀瀅/《荻村傳》 文與圖/應鳳凰 |2013.06.25 語音朗讀 588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陳紀瀅/《荻村傳》(長篇小說)/重光文藝出版社1951年/皇冠出版社1985年 圖/應鳳凰陳紀瀅/《荻村傳》(長篇小說)/重光文藝出版社1951年/皇冠出版社1985年 圖/應鳳凰 陳紀瀅(一九○八~一九九七)一九四九年來到台灣後,發表的第一部長篇小說《荻村傳》,是在雷震主持的《自由中國》半月刊上連載的:從隔年四月刊到十月,時間長達半年。今天讀者若單從「荻村傳」三字,大概看不出這是一部典型「反共小說」。從字面上看,像是在替一個「荻村」寫傳。其實小說不是寫「村」而在寫「人」:貫串小說全局的主人公叫「傻常順兒」。陳紀瀅在書序寫道:此書也叫「傻常順兒這一輩子」,可見重心是這個人的「傳」,正像魯迅《阿Q正傳》;荻書筆路手法確實與魯迅這部名著「長得很像」,小說主題自然是南轅北轍,大不相同的。 《荻村傳》以一中國北方農村(作者家鄉河北)為背景,透過一「極傻極骯髒的莊稼漢」半生遭遇,寫他如何隨政權改變而發跡,而變泰(或變態)。一日握得一官半職,他便學會姦殺擄掠等等惡事。共產黨一來,小村變得民不聊生:「白天,荻村是獸世界;晚上,荻村是鬼天下」。一向被村人看不起的傻常順兒(名字當然總與現實相反),解放後翻身當了村長,於是強占民房、美女,幹盡一切違反倫常的壞事。最後自逃不了兔死狗烹給鬥爭活埋的下場。 一九五○年《荻村傳》在雜誌上一連載完畢,隔年即由作者自營的「重光文藝出版社」印成單行本。陳紀瀅來台不久,即忙著為國民黨推動文藝政策,幫國民政府籌組全台性作家文藝團體:「中國文藝協會」。忙碌中小說都是隨寫隨刊,直到要出書了,方埋頭修訂,從初稿八萬字修改成十二萬字付印。書出後銷路尚可,十六年間印了四版。一九八五年曾有「皇冠」版,目前各版早已絕跡江湖,網路與舊書店都找不到了。 《荻村傳》早年知名度高,應與作者在文藝圈「位高權重」大有關係──陳紀瀅身分既是終身職「立法委員」,又兼全台「中國文藝協會」掌門人,「中華文藝獎金」徵獎及運作核心委員,這些文學場域位置優勢,一是有公家資源大批買書「送海外僑胞」(三版題記),又可花政府公帑請高手翻譯成英文、日文等。 五○年代落難香港的張愛玲便曾擔任本書英譯,書名《Fool in the Reeds》,一九五九年由香港Rainbow Press 印行(由於張愛玲知名度高,這本書在孔夫子網拍賣價高達人民幣五千元)。而這麼一本來頭不小的反共小說,若說當年台灣大批有志得到獎金的文藝老生小生們,亦步亦趨,拿此書當學習範本,理由是很充分的。這也讓我們認識到一部小說的影響力──其實與作家背後的身分、權力等等大有關係。? 前一篇文章 文山春秋 創作筆記-- 一開一謝 文山魯冰花田 下一篇文章 逸筆儒風 熱門新聞 01佛大校長趙涵㨗 登世界前2%頂尖科學家2025.09.2302棒球亞錦賽中華隊首勝 今晚戰南韓2025.09.2303秋分養生調身心 潤肺護胃增元氣2025.09.2304蔬果巴士 送健康進食物沙漠2025.09.2305亞裔中秋美食文化節 紐約協會推廣蔬食2025.09.2406加澳英葡法 承認巴勒斯坦國2025.09.2307動物群聚面面觀2025.09.2308【為人父母】你別幫我2025.09.2409人間福報贈報助學 台南174校受惠2025.09.2410體驗佛教文化 Rollins大學搬教室到光明寺2025.09.24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時食有味】從前有顆小毛豆宋代北苑貢茶 風華再現【城市浮光】在伊斯坦堡尋找帕慕克【獻給動物朋友的詩】種子手作,是向森林回禮的方式【分享時刻】兩隻公雞的午後【我行遲遲】集美行 作者其他文章書的故事 羅青的《吃西瓜的方法》書的故事 七等生的小說集《僵局》書的故事 詩集記錄逃亡的足跡書的故事 白先勇第一本書不是《台北人》書的故事 李昌憲的《加工區詩抄》書的故事 羅智成的《畫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