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的故事 七等生的小說集《僵局》 文與圖/應鳳凰 |2014.10.06 語音朗讀 510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林白初版本圖/應鳳凰 遠行1976年版圖/應鳳凰 遠景1986年三版圖/應鳳凰 遠景新版圖/應鳳凰 文與圖/應鳳凰 二○一○年小說家七等生獲頒「第十四屆國家文藝獎」,朋友之間共同的感覺是:這獎未免來得太遲些──出過兩次「全集」的小說家都已決定封筆了。得獎這年,距離他出第一本書《僵局》已整整四十年。新一代讀者既看不到,也感覺不出「七等生旋風」橫掃文壇時的氛圍與模樣。如果台灣一九六○年代文壇是「現代主義文學」風起雲湧的年代,那麼《僵局》一書從裡到外,確有十足的代表性,尤其初版本,可惜絕版多年早已是「夢幻逸品」。 戰後純文學作家裡,很少像七等生一般,四十歲不到,就有當令出版家沈登恩替他精印一套遠景版「小全集」,陸續發行到主流市場。除了全集,一九七七年還有一部「七等生小說論評集」問世,即張恆豪主編《火獄的自焚》,收論文二十篇近三百頁。別說文壇資源相對匱乏的七○年代,即使眼前那麼多文學研究人口,也極少出版社願替單一作家,出版毫無市場的小說評論集。而七等生迄今「小說全集」已出版過兩次,改版重編的第二套出版於二○○三年。 若問七等生為什麼寫作,借用他的自述,因為「寫作一步步地揭開我內心黑暗的世界,將我內在積存的汙穢,一次又一次地加以洗滌。」寫作原來比找心理醫師傾訴更有「療癒功能」:寫作讓他在成長歲月所累積的「貧困、苦難、人事折磨等夢魘」漸漸獲得紓解與擺脫,心靈也得到平靜。這說法也從他把「出版僵局」的不愉快經驗寫成小說得到印證。在我整理「作家第一本書」經驗裡,七等生是唯一把首次出書經驗寫成小說的人,收在小說集《城之迷》首篇。 頗具「現代主義風格」的《僵局》收錄他發表於一九六○年代的最早期作品。與其他產量豐碩的小說大家相比,七等生屬於一出手便震驚武林,不,推出第一本書便是「重量級作品」的作家。寫作生涯最具代表性的〈我愛黑眼珠〉、〈隱遁的小角色〉、〈結婚〉、〈AB夫婦〉等,都可在這本書裡看到。他二十歲從台北師範學校(今日台北教育大學)一畢業,即分發到九份國小教書。但在他最早寫作階段,卻是毅然辭教職一心想留在台北創作。無奈一來與文友理念不合,拂袖離開《文季》陣營,二來城市生計艱難,靠寫作養不活一家,不得已結束他重要的「居城時期」。 《僵局》初版本「非常的七等生」。珍貴處之一,是雷驤的封面設計及插圖。兩人年輕時原是同窗兼好友。之二是封面。仔細看,封面不是別人,正是七等生(或劉武雄)本人照片。六○年代文壇很少作者拿自己作封面,此書一望而知設計風格的前衛性。再仔細看人物背後的鄉村場景,一對男女帶著疲憊無歡的表情,一幅頹喪地「離城」旅程或寫照,七等生透過照片要傳達的意旨是什麼呢?頗費疑猜。按專家解析,書名「僵局」另有一解:根據同名小說主題分析,七等生對「人類存在處境與現實條件」總是荒謬對立的深刻理解,便是書名這兩個字:僵局。換句話說,若要認識七等生所代表「另類現代主義」特質,真的要從這本書開始。 • 前一篇文章 意外的訪客 下一篇文章 城市周記 從零開始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3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10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世界行旅】 紋別市的流冰紀行【十步芳草】茴香記 紅豔的故事【分享時刻】報頭下的幸福咒語【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詩】海天合抱的課題 作者其他文章書的故事 羅青的《吃西瓜的方法》書的故事 詩集記錄逃亡的足跡書的故事 白先勇第一本書不是《台北人》書的故事 李昌憲的《加工區詩抄》書的故事 羅智成的《畫冊》書的故事 再談王鼎鈞《文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