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蓄不阻礙拓展人脈

李碧華 |2013.06.23
1254觀看次
字級
給人微笑、待人以誠,照樣擁有豐富的社交生活。圖/老哥

企業家高高在上,並非直接論薪加給的層級,對薪水高低的概念難免有模糊,以致於才導致「別儲蓄」的正反論戰。戴勝益身為台灣餐飲最成功的領導人,是把月入五萬看成「最基本,恐怕也有這個數。」否則不致於鼓勵年輕人把它投資在自己身上。花於消費,用於社交,就是別先搶著存錢儲蓄,萬一不夠,還可以跟父母打商量。

此說一出,果如所料驚動寒門子弟,「那麼不景氣,那有五萬月薪?拿到一半就該知足。」東吳大學財經教授吳志陽認為,孩子出了社會理當獨立,五萬月薪的確已算高所得,再當月光族就說不過去了。更何況企業家具有社會影響力,其說法常叫年輕人奉為經典,如果不知民生疾苦而放言高論,必把家家那本難念的經,念得更艱難。

「所幸名廚阿基師表達了不同看法,」吳志陽認同阿基師的說法,社會新鮮人應該多儲蓄,月入三萬元,每月至少要存五千元。「沒有儲蓄,光投資自己來拓展人脈,拿什麼錢盡孝?拿什麼錢養家?急用時錢從哪裡來?」儲蓄才有本,也是傳統美德,無論賺多少,都得存一點,每月存五千元比存一千元好,即使只能存一千元,也比月光族好。「難道自己不儲蓄,卻要期待別人的憐憫嗎?」

更何況,又不是非去高消費場所,把薪水花光才能建立人脈,「給人微笑、待人以誠,照樣擁有豐富的社交生活。」吳志陽給予社會菜鳥建議,儲蓄與社交都有需要,衣食、儲蓄與社交各分配三分之一。「踏青爬山、觀星看海免費,參加藝文社團無需花錢,相約逛街也是健康好活動,可增長視野與洞察力。」他說。

社交法則

1.營造開放式環境\多交朋友、多參加各種競賽,提高自信,克服社交敏感。

2.參與集體活動\滿足交友願望,使交際能力獲得良好發展,改善靦腆,膽小等社交性退縮。

3.榜樣的力量\選一名善於交際的朋友充當範本,將性格內向、不善於交際扭轉為微笑、分享,發起積極的身體接觸,給予口頭的讚許。

4.經常性的訓練\態度鮮明地遵守社會禮節,慢慢學習到經驗,面對難題也不束手無策,漸漸向外擴展,體會與人交往的樂趣。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