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棗之美 橘之鄉成立蜜餞觀光工廠

羅智華 |2013.06.08
633觀看次
字級
橘之鄉還提供民眾手釀金棗體驗,相當有趣。 圖/羅智華、邱麗玥
橘之鄉還提供民眾手釀金棗體驗,相當有趣。 圖/羅智華、邱麗玥

■研究食品科學多年的洪美芳,三十多年前因為不時聽到國內食品安全出了問題,深知民眾在愛吃蜜餞的背後,其實很擔心市售蜜餞添加防腐劑、化學香精……,因此決定與先生投入手工蜜餞產業,以蘭陽特產的金棗為原料,結合阿嬤的家傳味,標榜不添加人工色素、香料、糖精與防腐劑,一推出就贏得消費者信賴,成功打響名號。

手工採收兼製造

要製作一顆金棗蜜餞可不簡單,洪美芳說,金棗不像其它蔬果,完全得靠人工採摘,否則會壓傷金棗果肉。因此每年十一月到隔年二月採收季時,她就會聘請有經驗的在地人,用雙手採收一顆顆黃澄澄金棗。

採收後經篩選分級、清洗乾淨、鹽漬貯存、一顆顆針刺(讓糖滲透進果肉中)、漂水(減少鹽分殘留)、熱水殺菌,才可進行最重要的「糖漬」程序與乾燥步驟,釀製出宜蘭特有的金棗蜜餞。

為何會選擇以金棗為蜜餞主角?洪美芳說,宜蘭地處東北,加上雨水足,很適合種植金棗,因此老一輩宜蘭人總會在庭院裡種一棵金棗樹,當家中孩子喉嚨不舒服或火氣大時,就順手摘取金棗來泡製金棗茶,後來婆婆媽媽之間,開始學著釀製蜜餞,慢慢演變成家庭手工產業,開啟製作金棗蜜餞的文化。

良心製程大公開

「食品業是『良心事業』,吃下肚的東西一定要嚴謹把關,才對得起購買的民眾。」過去在宜蘭大學教授食品科學的洪美芳語重心長表示,如果愉快品嘗美食的同時,還得提心吊膽安不安全,那未免太辛苦了。因此,從創業初始,她就告訴自己:一定要生產衛生無虞、自己和家人都敢吃的優質蜜餞,才不辱宜蘭身為「金棗之鄉」美名。

而正是這分「做給家人吃」的堅持,讓採現代化品管模式的橘之鄉,不但獲得優良衛生管理獎認證,更成立全國第一家蜜餞觀光工廠,將製作流程透明化,並結合專人導覽解說,讓民眾了解蜜餞製作程序,不只如此,洪美芳還請人譜寫「金棗歌」,介紹金棗文化的來龍去脈。

洪美芳說,成立蜜餞觀光工廠的初衷,不僅要將食品安全概念融入製作流程,更希望透過觀光工廠的推廣,將金棗的手採技術與飲食文化保留下來。



●達人帶路

橘之鄉形象館

地址:宜蘭市梅洲二路33號

電話:03-9285758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