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評茶師鄭國建(右一)到阿里山茶區參觀製茶。
圖/嘉義縣阿里山茶葉協會提供
Q1:不肖茶商漫天要價,出售假茶葉。當局將以什麼樣的措施來保障購物品質呢?
A1:陳怡全:開放第一年時,品保協會收到的七件購物糾紛,全部集中在珠寶玉石這一塊,至今沒有一件提出茶葉的糾紛,也可能因為買了沒有幾個錢,回去算了,反正還能喝嘛,只是好不好喝的問題而已。
茶葉很難去說真假,總是茶葉。阿里山高山茶烘焙出來是半圓形狀卷在一起的,泡開來以後很自然地散開來,淡淡黃黃的茶,顏色喝起來非常清香,是經過相關單位認證的,茶的產地內容也都標得很清楚。
沈冠亞:像南投、竹山、鳳凰山都是重要珍貴的高山茶跟烏龍茶,凍頂烏龍的產地。確實有一個海拔的限制,從一千以上,一千二到一千五,可以愈往上,茶葉的品質愈好。
商店過去不習慣認證制度跟品質的查核,很可能在中間就會動一些手腳。有了認證制度以後,我們盡力引導客人到認證的商店,購物受到保障。另一方面,大陸遊客也應相信領隊跟導遊,這一行帶去的店有嚴格控管,領隊或導遊如果被記了六點,一年要被禁止工作的,專業都知道,得不償失,要小心。
Q2:台灣商品不二價的標準是怎麼制訂的?
A2:沈冠亞:目前一百五十多家商店門口都掛有品保協會的標章,商品基本上價格是一致的,免稅商店、百貨公司價格也不二價。如果到夜市,或者民間的商店,殺價的幅度及折扣也有一定的程度,不致於太離譜。
為什麼呢?因為台灣面臨經濟衰退,進口貨價格透明化,大家都很清楚什麼樣的價位買,什麼樣的價位可以不買。團費殺得太低,導遊只好帶陸客去合約商店找回饋。講穿了,羊毛出在羊身上,不如在百貨公司或者免稅店的品質整齊。
所以,我特別呼籲兩岸業者及領隊導遊,共同來監督,或者共同來訂下一個團費的標準,這才是治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