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家帶路 把賺佣金放第一位 工作就失焦

 |2013.05.05
933觀看次
字級

陸客遊台已突破三百萬人次,不少民眾想當導遊搶陸客商機,造成今年華語導遊考試的報考人數超過六萬人,創歷年新高。資深何小松卻感嘆,「稱職導遊缺貨,台灣合格的華語導遊約有一萬八千九百人,但經常帶團的只有約四千人。當導遊除了要會吹牛、耍嘴皮子,肚子裡還要有料。」

一九九六年開放大陸專業人士來台第一波,何小松就開始帶陸客團,編得一嘴動人故事,「大約五十年前,一位美麗的女子,以高山烏龍茶葉加上靈芝與特有中藥,煮成美味的茶葉蛋,一賣就是半世紀,從姑娘茶葉蛋變成了阿婆茶葉蛋……」陸客在日月潭玄光寺前買阿婆茶葉蛋,往往都會被這段故事吸引,不禁多買了幾顆茶葉蛋。

如何搞定難纏陸客是有秘訣的。曾有陸客問何小松:「大陸跟台灣是一家人,你說誰是兄誰是弟?」何小松答:「若比年齡,中華民國比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三十八歲,您覺得誰兄、誰弟?」

與陸客互動的原則,就是態度不卑不亢。他建議想當導遊的年輕人,除了要多讀書充實知識,也要能放下身段,厚著臉皮敢講,跟客人打成一片,既能讓客人服氣,也能取得對方的好感與信任,這樣才能把團帶好。何小松說,帶陸客購物,也應該很有良心。

何小松認為,購物是旅遊重要的一環,「出門旅遊哪有不買東西的?而且出手會比平常闊綽。」帶團員購物之前,要先建立團員對導遊的信任感,「一定要先把服務做好。」

有些年輕導遊一上遊覽車就開始推銷台灣特產,何小松覺得操之過急。雖然導遊常常跟陸客說笑話:台灣的第十五族原住民叫「導遊存款不足」,藉此博得陸客同情、出手購物,但他表示,如果導遊把賺佣金放第一位,工作就失焦,「導遊應該是在地文化的解說者。」

何小松一定帶陸客團去有「品保認證」的商店,至少確定東西不會是假的。但他會再三提醒客人,價格方面要自己斟酌,先問自己「需不需要」、「喜不喜歡」再買,如果自己有需要或很喜歡這個東西,再貴也甘心,回家才不會後悔。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