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十八棍 譜成木蘭敲打節奏

郭士榛 |2013.04.19
1219觀看次
字級
新版《木蘭》演出團員昨天在排練中,將樂器賦予象徵意義,靈活調度,隨演出者「走位」 。 圖/侯永全

【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甫入選為本屆的「亞洲藝術瑰寶」代表團隊的朱宗慶打擊樂團,今年第三度結合京劇演出,將「樂器、身段、唱腔、肢體」與打擊樂巧妙融合,「新版」再現《木蘭》傳奇。導演李小平透露,將以電影「蒙太奇」的手法,讓觀眾得以窺見《木蘭》時而在沙場驍勇善戰、時而回憶故鄉的場景變化與心境轉換。

新版《木蘭》是打擊樂與京劇更深度融合,朱團的團員除了不能鬆懈擊樂的功力,這次演出,他們也要投入戲劇的表演,甚至接受嚴格京劇基本功的訓練;舞台上十位花木蘭拿著棍棒,就像京劇武生演員般棍棒齊下,毫不含糊。

但京劇中常見的「棍」,卻成團員手中的樂器,在互打中也擊出節奏,這也是讓李小平驚奇之處。他表示,只給了他們京劇套招「十八棍」,沒想到團員即興敲打練成譜,更擊出節奏;「打擊樂不是與京劇相互配合而已,而是兩者真正的融合為一體」。

在角色部分,《京劇木蘭》對比《擊樂木蘭》,將由兩人共飾「木蘭」一角,《京劇木蘭》由京劇知名演員朱勝麗飾演,以口白唱腔訴說木蘭將離鄉的心情;《擊樂木蘭》吳珮菁以馬林巴擊出木蘭隨軍出征的雄心壯志,製造反差效果。

作曲家洪千惠為新版《木蘭》打造多首全新曲目,嘗試改變打擊樂的發聲方式,詮釋強大劇情張力。在作曲家的設計下,團員不但是角色,也是情境效果師,演出者還要手腳並用,呈現馬的動作神態與馬蹄聲,充分展現擊樂劇場精神。李小平表示,樂器調度賦予象徵意義,團員隊形千變萬化,讓觀眾如臨沙場。

打擊樂團藝術總監朱宗慶表示,今年再次與國光劇團攜手合作,將以國際巡演規格打造全新的《木蘭》,五月二十四至二十六日台北國家劇院演出外,也會巡迴台中、高雄共九場。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