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騰說詩--韋莊〈姬人養蠶〉

李瑞騰 |2006.11.10
780觀看次
字級

  昔年愛笑蠶家婦,
  今日辛勤自養蠶。
  仍道不愁羅與綺,
  女郎初解織桑籃。

韋莊(八三六│九一○),字端己,生於晚唐,身經黃巢之亂。唐代滅亡,王建於四川建立大蜀(即前蜀),一切開國制度、號令、刑政、禮樂等,皆韋莊所擬,那時他已年逾古稀。
 
韋莊最著名的作品是〈秦婦吟〉,詩長一千六百餘字,以一位陷賊三年後脫難的秦婦之觀點,寫盡唐末社會之混亂與人民生活之苦楚,如泣如訴,為中國詩史上的佳構之一。
 
這一首〈姬人養蠶〉寫他一位寵妾(姬人)養蠶的情況。這位姑娘,資質豔麗,頗有文采,很得韋莊寵愛,不幸早死,韋莊傷痛哀毀,有〈悼亡姬〉、〈獨吟〉、〈悔恨〉、〈靈席〉、〈舊居〉等詩以表哀情,用情極深。
 
詩一開始便對比今昔情境,說她從前總愛笑那些養蠶人家的婦女,想來是指她們「為他人作嫁衣裳」吧!而現在,她卻自動養起蠶來了,而且日日辛勤,為什麼呢?或許是因家境轉貧,不得不如此吧。然而,她說今日仍不缺羅綺衣物,言下可以證明她的養蠶,應是為了貼補家用;也必得到這種時候,她才初度了解:什麼是織布?什麼是桑葉?什麼是裝桑放蠶的籃子?
 
也是晚唐詩人秦韜玉有〈貧女〉詩,首句是有名的「蓬門未識綺羅香」;宋代的詩人張俞有一首〈蠶婦〉詩:「昨日到城郭,歸來淚沾巾;滿身綺羅者,不是養蠶人。」可以和這一首詩相互印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