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成都「寬窄巷」閒逛時,見到這款市招,覺得很有意境。圖/林少雯
在四川成都「寬窄巷」閒逛時,見到這款市招,覺得很有意境。
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是真理,難以推翻。
但是,若來個腦筋急轉彎:一就是二,二就是一;是一,不是二,行嗎?
很多人會懷疑,趕緊按一個:「NO!」
真是「NO!」嗎?
學佛的人常聽說一個概念——「煩惱即菩提」,若懂得這是什麼意思,就能理解何謂是一不是二。
菩堤,是覺悟,是智慧,是道,是不昧生死輪迴,是涅槃;而煩惱,是一種內在的負面情緒,會使人焦慮、不安、痛苦、煩躁;因此煩惱與菩提是背道而馳的兩個概念,怎麼可能是一不是二呢!
這就是佛學奧妙之所在。
佛學裡常說的,一體雖有兩面,但還是一。枝頭是一,枝頭上開了一朵花是二,花謝了又回到原點,枝頭還是枝頭,又回到一,那花開的二,只是個幻象,是過客,走了就不見了。以此類推,人只要不煩惱,就覺悟了,所以煩惱即菩提。
人之所以會死,是因為有生,如果不生,就不會死;有生就有死,又回歸到原點,所以,生死是一不是二。
大家耳熟能詳的一句話「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這即是《嘉泰普燈錄》中所言:「昨日夜叉面,今日菩薩心;菩薩與夜叉,不隔一條線。」也就是禪宗六祖法寶壇經中所說:「不悟即佛是眾生。一念悟時,眾生是佛。故知萬法盡在自心。」可見一念之間,一體就有兩面,而一念之間,兩面又可以合一。
一念之間,佛和眾生可以轉換,多神奇啊!人們一天之中,一月之中,做佛多,或是做眾生多,都在自己一念間;故佛與眾生是一不是二。
一和二,人和人,人和事,人和萬物,不再對立時,人間就美好了,萬物就和諧了!
在《嘉泰普燈錄》裡,有一首偈語說得好:「昨日夜叉面,今日菩薩心;菩薩與夜叉,不隔一條線。」由此可知,心念的善惡會改變一個人的外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