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福按個讚-- 退休練習式

盧美杏 |2013.03.07
1503觀看次
字級

「退休以後,終於可以好好讀完家裡的一堆藏書。」

「退休以後,我要環遊世界。」

「退休以後,我想多陪陪爸媽,帶他們出去走走。」

關於「退休」,不知有多少人對它充滿憧憬,但是否有人計算過:除了睡覺,我們能真正與「空白」相處多久?所謂的「空白」有點像太空人的「無重力狀態」,不為生活瑣事,沒有金錢煩惱,什麼都不顧不想,只任腦袋空轉,而且在無網路、不勞動、不看電視等情況下。要能悟得這種空白境界,應該是退休很久很久以後的事了。

然而退休之初,多少人以行動力實現了那些雄心壯志呢?健身房裡兩個中年女性聊天,A問B:「怎麼樣,退休很開心吧?」B回答:「根本不是我們想像的那麼一回事,剛開始兩個月還覺得開心,結果第三個月就慌了,每天無所事事,都快無聊到生病了。」A面露狐疑:「真的假的?退休不是時間很多,可以自由自在?」B堅定地說:「退休一定要找事做,我現在除了每天固定來健身房,還去參加讀書會,免得提早痴呆。」

原來人人嚮往的退休生活,其實都得歷經一段心理生理適應期,有人一下就調適自如,優游自在;有人走不出家門與人互動,成了自閉老宅男(女)。這種退休現象舉世皆然。流傳於台灣的笑話,某位習慣批公文的長官退休,太太每天把生活瑣事放入公文夾中,讓先生繼續過著批「可」的日子。英國《衛報》曾刊載〈一封妻子寫給剛退休丈夫的信〉,文中提到:「我懷念你上班時,我獨處的時間,現在我常幻想你死了,我要穿什麼參加你的喪禮──對你不滿的妻子。」美國也有這樣的退休笑話:「恭喜,妳將得到一倍的老公,跟只剩一半的清靜。」

我有個將軍級朋友,退休後積極參加各種藝文課程,他解釋,早年因軍職漂泊在外,一直無暇參與欣賞各種藝文活動,趁退休有錢有閒,舉凡音樂、水墨等賞析課程一律不放過,還攻讀EMBA課程;此外,他還參加登山社,享受每一季與山友們的攻頂樂,並與太太一起加入醫院義工行列。我們笑他的退休生活比上班還忙,只不過這會兒忙的是自己的興趣,他樂此不疲。

這幾年我趁著媽媽參加為期一周的佛光山水陸法會期間,回家陪伴老父。媽媽笑稱她上山修行,我在山下修練。以前一休假就開始不安於室,上山下海加出國,因此特別珍惜這難得的一周空白假期,順便練習退休生活。

我的退休練習式是這樣的:每天早上沒有特定時刻起床,吃完早餐看報紙、雜誌、書籍,順便想著中午該吃些什麼?然後騎著單車出去晃一圈,買午餐回家。吃完午餐,再看半小時的書,睡一小時午覺後,出門運動個兩小時至三小時,繼續為張羅晚餐而煩惱,晚餐過後陪老爸看電視,然後上網看片打發時間。第一天,覺得能睡午覺真奢侈;第二天,時間過得有點慢;第三天,惱於日日為餐忙……,一周忽忽過,驚覺日子原來可以如此無拘安逸,如此漫無目標。終於理解了健身房B女士的無聊。

退休果真需要練習,像我那樣玩票式的荒廢度日實不足取,退休怎麼過?如何讓退休後的餘命過得更充實,生活品質再提升,活出有錢有閒有品味,我要好好向年長朋友請益,存一些小錢,交三五好友,培養幾個嗜好,延遲生命「空白」的到來。康樂晚年,我來了。(本專欄隔周四見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