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聊天室】 公車司機的轉變

千江水 |2013.03.07
1224觀看次
字級

一年多前,捷運站到碼頭短短十幾站的接駁公車司機,一改以往刻板印象,主動在乘客上車時,說聲:「你好!」下車時說聲:「謝謝!」不管車上是否有電子跑馬燈,都會沿路報站名。我想這用意是提高司機的服務品質,也讓人潮不斷的觀光客,可以在公車上隨時找到需要的景點,而下車隨心自由逛。

一年下來,大部分司機的形象都變得端莊而禮貌客氣了。沿路問好與報站名的音量,也由開始不好意思的低沉含糊,到現在的落落大方而鏗鏘有調。一年前的他們,可多是邊幅不修、穿著夾腳拖,衣著邋遢,一副不太理人,只把開車當作是「工作」的傳統司機。

現在,大多的司機們面帶微笑、客氣地向乘客們問好;報站名時,字正腔圓的咬音,也展現了他們自信喜樂的一面,讓乘客的精神為之一振。

然而,不盡然每個司機都如此。有的只是嘴巴問好,臉上沒有一絲笑容,也不看乘客群一眼;有的報站名,像是餓了幾餐似地低沉無力與不願。尤其在冬天晚上搭上這樣的車,車外黑壓壓一片,車內寂靜無聲,聽見司機那低沉含糊而悶著的嗓音,活像靈異的音波在車內似有似無地一站一站乍現,加上那「你好──謝謝」的低八度嗓門,讓人有點搭上靈異公車的詭譎。

順應新時代新趨勢,消費意識的抬頭,服務品質也跟著提升,個人工作的習慣與態度也要跟著進步,有人停滯不前,有人選擇改變。改變習慣,是一種困難,卻是學習和成長的開始。我想司機們除了欣喜自己的改變,更欣喜乘客對他們的肯定。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