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春節連假結束,對多數人來說也是「減重」的開始。減重門診醫師表示,減重原則為「少吃」、「多動」、「有恆心」,不求快、一周減一至二公斤,才是健康減重。
根據衛生署歷年調查顯示,每年春節期間,國人體重平均增約兩公斤,尤其今年春節連假長達九天,減重門診醫師預估,「嘴饞族」體重增加的幅度,應當更勝往年。
國民健康局調查發現,油炸烹調及過多油脂的年菜,是造成熱量攝取過多主因,若不謹慎選擇及搭配,吃完一頓飯,容易超過一千八百大卡,以一名體重六十公斤成人為例,每天只要有一餐超過一千八百大卡,體重就會增加一點四公斤。
署立台東醫院院長、台灣肥胖醫學會理事祝年豐表示,每年減重門診,都有年節期間不忌口、大吃大喝,導致體重飆升的患者,尤其肚子肥肉堆積成「游泳圈」者最明顯。建議這些「大腹翁」或「小腹婆」,每餐飯後至少散步十五分鐘。
他指出,年後飲食除應優先選擇熱量較低的菜餚,每餐飯後半小時,最好活動十五至二十分鐘,如散步、健走、騎腳踏車或是仰臥起坐、抬腿及伏地挺身等,重點是要保持運動習慣,有動就有效果。
專長肥胖醫學的肝膽腸胃專科醫師蕭敦仁也提醒,減重原則為「少吃」、「多動」、「有恆心」,不要貿然採行不健康的「斷食法」,這對有潛在疾病者,身體極易出狀況,也容易復胖。年後減重不求快,一周不超過兩公斤,才是健康減重之道。而醫療院所開設的減重班,有營養師等專人協助,也是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