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士榛專題報導】華山創意文化園區已是九十九歲高齡,被定名為「華山1914」,因其創建自一九一四年(大正三年)的日本「芳釀社」,初期以生產清酒為主,是當時台灣最大的製酒工廠之一。經過數度更名,昔日造酒廠不僅成為藝文界及附近社區居民使用空間,同時也是文化創意園區。
目前華山全區範圍共七點二一公頃,園區內的建築是以廠區進行階段性的擴建,具有台灣近代產業歷史上的特殊價值與意義。
目前華山園區保存完整的日治時期製酒產業建築群,更是一座產業建築技術的博物館,兼容不同時期、不同類型之建築構造技術與工法,極具建築史學意義,也因居市中心精華地段,兼具都市整體發展的指標性。
一九九九年台北酒廠正式更名為「華山藝文特區」,成為藝文界、非營利團體及個人使用的創作場域。二○○五年底結合舊廠區及公園區,成為「華山創意文化園區」,重新開放給藝文界及附近社區居民使用至今。
轉型之後針對周圍環境景觀進行改造,將園區規畫包含公園綠地、創意設計工坊及創意作品展示中心,目的在於提昇國內設計能力、國民生活美學,提供藝術家交流學習、推廣、行銷創意作品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