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老照遭誤植 他翻舊報正名

 |2013.01.14
1353觀看次
字級
老照片顯示一九二四年「新化郡畜產物產品評會」萬人空巷的情景,有如新化版〈清明上河圖〉。楊振宗指著廟會中女子裝扮成的「藝閣」,回憶幼時經歷的廟會盛況。圖/吳淑玲

【本報台南訊】一張被誤植年分和內容的老照片,經文史工作者康文榮追查兩年,確認為一九二四年《台南新報》刊登的「新化郡畜產物產品評會」照片,昨天由台南市新化區公所發表。當年新化郡第一場重要的品評會,首日就湧入一萬四千人,還有「迓媽祖」的熱鬧景象;照片記錄了當年市井小民的生活形態,有如新化版〈清明上河圖〉。

康文榮表示,這張照片二○一○年出現在國家美術館主辦的「凝望時代」日治時代寫真展,被誤植為一九四○年成立的「總督府新化種馬場」活動照片。康文榮覺得年代有異,動員文史義工查閱《台南新報》,在一九二四年三月三十一日的報導中找到這張照片。

「這張照片太重要了,見證新化郡的黃金年代!」康文榮說,一九二四年的「新化郡畜產物產品評會」整合新化郡機關資源,結合農牧特產、教育及廟會活動,首日吸引一萬四千人,當年報導形容「盛況空前」。

這次公布的老照片由羅明毅提供,他的父親羅丙戊曾任台南縣議員。羅丙戊的次女羅芳說:「小時候看過照片,但沒有問過父親!」羅芳的丈夫楊振宗說,老照片顯示當年人山人海,還有「藝閣」、「八音」、「千里眼」、「順風耳」等,讓八十七歲的他想起小時候新化廟會都是七間寺廟總動員,十分熱鬧。

康文榮說,台灣許多老照片沒備註年代、內容,非常可惜;這次公布的老照片生動記錄了近九十年前市井小民的生活百態,目前陳列在新化老街咖啡,希望讓更多人從照片中挖掘出故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