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醫療院所數兩年成長近百分十五,然而醫護人員卻未等比例成長,護理人員缺額達七千人,成為台灣護理環境的隱憂。衛生署提出「護理改革──近中程計畫」十大策略應變,護理師護士公會全聯會也展開「建置護理人員就業輔導媒合平台」計畫,成功輔導兩千三百餘人加入護理團隊,其中包括一千三百人屬首次執業登記、剛出校門的「新手菜鳥」,一千人則為停業六個月以上之回流者。
據調查,五成五白衣天使蠢蠢欲動,日後有「轉業」的打算,原因在「工作量大」、「薪資福利與獎勵不足」與「專業不被尊重」。離開護理界,往那裡謀生呢,計畫「自行創業」當頭家最多,或轉至「藥商/醫療器材業」與「美容業」任職,回歸一般上班族的生活。
至於薪資部分,在職的護理人員認為,從事臨床護理工作頭兩年合理的年薪(含績效獎金、三節獎金等,但不含夜班費),平均應有六萬五千元。護理師護士公會全聯會主任曾修儀分析,在衛生署以及醫院提高大小夜班費、改善工作環境,並解決人力不足等改革方案提出後,護理人力已逐漸回流,但政府如果無法徹底解決人力不足及工作環境惡劣的問題,護士荒問題仍會繼續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