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五制」改成「八五制」
公務員提早退休潮造成國庫和退撫基金負擔,銓敘部研擬將退休金支領年齡延後到六十五歲,未來最早滿六十歲才可以退休,但月退休金最少要打八折以上。
「公務員退休撫卹改革檢討」專案顯示,民國一百年起,已將自願退休人員月退休金起支年齡從五十歲延後到六十歲(俗稱「七五制」改成「八五制」);目前最早可減額請領月退休金的條件,是年資二十五年、滿五十五歲,或年資三十年、滿五十歲,但月退休金只能打八折;未滿六十歲者,每提前一年退休,月退休金將減發百分之四。
加強碩博士生實務經驗
為提升剛畢業或役畢待業碩博士青年就業機會,經濟部開放青年申請研習,提升實務經驗,參與單位包括工研院、資策會、金工中心、生技中心、石材暨資源中心、食品研究所、紡織研究所、精密機械中心、車輛研究與測試中心、船舶中心及自行車研究中心等十一個法人研究機構。
儘管碩博士生對其研究領域具一定專業,但在生產實務上總欠熟悉。研習訓練將以機電運輸、電子資訊、民生化工、生技醫藥四大研習領域為主,三個月為一期,每期五百名名額,預計執行一年共四期兩千名名額,統一由學校提出申請。期間所需講師費、材料費及訪廠交通等費用皆由研發法人支應,研習者無需支付研習費用;若在研習期間找到工作者,還可立即結束研習,出席率達百分之九十五以上者,研發法人還將頒發研習證書。
單看「成績」,會出現盲點
台大舉辦兩岸頂尖學院人才論壇,台灣大學醫學院院長楊泮池認為,大家太重視學位,若不打破文憑至上的框架,社會大眾很容易落入追求文憑的陷阱。
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表示,選才沒有道理可言,但選擇條件只單看「成績」,就會出現盲點。他自己在交通大學念書時,在學習課業之外,還擔任社團負責人,訓練自己領導及溝通能力,出社會後利用對理工的了解,建立舞台,讓更多人才發揮創新。
施振榮認為,選才目的在於培育多元人才,滿足各行各業所需。每個人都是社會的一顆螺絲釘,要學會跟其他人配合,現在多數人都有本位主義,認為自己最重要,要學會與其他人溝通,培養團隊合作的精神。
前教育部長、現任中國醫藥大學校長黃榮村認為,大學不能侷限學術發展,要培養出能在各行各業引領風騷的人才。選才是育才的開始,如果台灣一流大學眼中「只有paper、沒有學生」,自然無法開創破格的選才管道。
真正的一流大學,應該是出來就讓人想到,這所學校的學生對社會有什麼重要貢獻,黃榮村說,世界百大排名指標,除了學生獲諾貝爾獎有分數,其餘指標根本看不見學生身影,這並非大學努力的方向。